正文 第178章 替張遷侯討封(1 / 2)

內侍李敬忠蹭蹭蹭下來台階,將布帛接過一看,這字寫得歪歪扭扭跟狗爬了似的,可不是平南侯的親筆書信嗎?

而後恭恭敬敬地轉交到楊太後手中,本分地退到了一側。

看完捷報,楊太後胸口此起彼伏,臉色微微暈紅美目連連閃爍,激動道:”諸位愛卿,平南侯剛傳來捷報,我遠征東瀛君首戰大捷,攻下奈良城,真是祖宗保佑,大宋幸甚啊!”

接著將捷報遞給李敬忠,示意他拿下讓諸位臣工傳閱一番。

楊太後這麼一宣揚,底下頓時議論紛紛。

唯獨陳吊眼繼續閉目眼神、而李倫則是含笑捋須,一副老懷安慰的神情。

等得眾人看完這捷報之後,陸秀夫首先表了態,跪地恭賀道:“恭喜官家、賀喜太後,恢複大宋江山指日可待,吾皇德政感天地,首戰告捷揚國威。”

清流係的帶頭大哥都表態了,清流係的骨幹們和蝦米們皆紛紛跪地山呼萬歲。

這國舅係的混球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在國舅楊廷玉的輕咳一聲示意下,也紛紛跪地山呼萬歲。

看見臣工們如此忠心大宋,楊太後自也是喜不勝收,一句話就將翟國秀炸蒙了。

隻聽楊太後說道:“值此振奮人心之際,切莫再提興建宮殿之事,莫要大宋子民們以為咱們的官家是個驕奢逸的君王。大宋朝野應當發憤圖強,以期早日恢複河山。”

楊太後一語定乾坤,昭示著此番對弈,又是清流係完敗國舅係。

翟國秀像死了爹媽一樣怯弱地躲進了眾臣之中,心虛地看了眼前麵的楊廷玉。誰知這麼一瞧,楊廷玉猛然回頭盯了他一眼,好像是說你就是個廢物,連點屁事兒也幹不成。

接著楊廷玉出班奏道:“太後英明,微臣萬分的讚同。”

辦砸了事情的翟國秀心中大罵楊廷玉,神也是你,鬼也是你,的。等著老子哪天爬到你頭上,非拉泡屎給你吃吃。

過了一會兒,李倫出班道:“太後娘娘,此次出征朝廷並未撥足軍銜和糧草給大軍,但是大軍又集結完畢,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好在征北都督府下司馬官張遷侯,與其父福建商賈張貴元散盡家財,共籌得白銀和糧草近百萬兩襄助我大軍出征,這才有了前方眾將士的拚命殺敵。論首功,當屬仁義無雙的張家父子,平南侯早前也道,拿下首城定要給張家父子請賞請封,臣請太後娘娘做主。”

話一說完,陳吊眼也出班道:“張家父子自福建義軍之時便心係宋室,此次家財散盡,張家數代人心血告罄,此乃真正的忠義之士。”

吏部尚書王澤恩也曾聽過陳靖元昔日對張遷侯的諾言,但是沒想到陳係竟然會為了一個承諾而不顧首功的重要性。如果這個首功讓給平南侯,最起碼官升一品,但是陳係兩大尚書出班卻隻為給張遷侯討一個封賞。

這才是有情有義,一諾千金的人啊,看來自己沒站錯隊。以剛當上自己女婿的沐春在陳靖元的心中位置,以後封爵拜將自是少不了,備不住還能為家中那個不孝子討上一份閑差,下輩子無憂。

於是王澤恩出班道:“臣附議,如此忠義父子,少之又少,當封,當賞。”

其他兩係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對清流係來說,加封一個小人物無足掛齒,隻要首功不是給陳靖元就行,這小子如果再升的話就是從一品了,那讓六部尚書們情何以堪?而且拿下東瀛守城奈良城,陳係對朝廷確實有功,於是並沒有出來反對。

而國舅黨呢?

楊廷玉此時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安排黃道林出使監軍一職,如果現在反對,到時候非惹怒了陳係三大尚書不可,於是出來奏道:“此等忠義之家,當賞。”

話一出,陸秀夫等人側目看著楊廷玉,心中猜度著這孫子肯定又開始憋著壞勁了。

習慣和國舅黨玩妥協戰術的陳係知道,楊廷玉這是開始標價了,到時候肯定要還回去的,所以也就沒領他的好,自顧自地看著殿上的楊太後。

台上的楊太後難得見到三係如此和平,又加上捷報的渲染,心情很是不錯,攏了攏耳際的秀發,思索一番,緩緩道:“傳旨,張家父子,忠義無雙,禦賜張家橫匾,上書‘忠義傳家’,因張貴元常年經商不宜加封,特加封其子張遷侯為男爵,食奈良縣邑三百戶,世襲罔替。”

男爵,食邑三百戶乃是公侯伯子男爵祿中第五等。

在這個爵位製度異常嚴謹的時代,已經算是皇恩浩蕩了。

得到了楊太後的封賞,陳係幾人紛紛拜謝,而後退進了朝班。至於食邑多少戶,對陳係來說,他們不關心,也看不上這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