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振寧插入U盤,開啟投影儀,一份精致的PPT躍然大屏。

四隻熊貓的員工們紛紛咽了咽口水。

姐,你知不知道,弄這麼專業會讓我們顯得很low啊!

從辭職到加入四隻熊貓,閔振寧是深思熟慮過的。

尚明科事件對她打擊頗大,如果連甲方都認可的方案都不能實施,那自己的努力又有何意義?

再想到譚老板,隻要做得夠好就能得到認同,經過一周的反複考量,閔振寧最終決定辭職!

如果譚麒得知這一切,恐怕譚老板又會笑她孩子氣了。

為何要他人的認可?

嗯……就像現在閔振寧所做的,她立於大屏幕前,這是她用三天時間調研得出的結論,她要借此方案,贏得新上司譚麒的認同。

“單憑星輝的員工,四隻熊貓不可能擺脫現狀。他們吃的隻是工作餐,追求分量足、價格實。”

“要改變現狀,首先就得推出精品菜單,提高菜品單價。”

這與譚麒不謀而合,也是他對此提案感興趣的關鍵。

魏林義舉手發言:“道理誰不懂,關鍵是好菜賣給誰?有譚老板在,我們不缺好菜,缺的是客人!”

確實如此。

眾人紛紛點頭。

對於小魏的疑問,閔振寧仿佛未聞,繼續她的陳述,“非常時期需非常手段。顧客不主動上門,網絡推廣也難見起色,我們就得另辟蹊徑。”

“大家都了解PDD的模式,用小恩小惠讓人不斷給周圍人推薦。我們為何不可?況且,公司菜品的品質有目共睹,所以……我想,未來一段時間,大家可能得辛苦些了。”

金惠琳持筆輕點下巴,聽至此也提出疑問:“邀請親朋好友來就餐?”

“不完全是。”閔振寧搖搖頭,“優秀的公司不會依賴內部消化產品來盈利。雖然不甚光彩……但我還是要用這個詞來形容。水軍!”

“我們都有同學群、家庭群。我的想法是——”

說來說去,閔振寧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隻是眾人先前思維受限。

既然顧客不上門,也難以拓展新客源。

為何不自己創造顧客?

閔振寧從事設計多年,堅信一條:隻要足夠好,自然有回頭客。

那麼,

隻需譚麒研發出一兩款或數款絕對美味,且符合隴上人口味的菜肴,再由公司員工扮演‘食客’。

其實也不算扮演,就是讓員工宴請親朋好友來吃飯!

隻要夠美味,他們自然會再來,還會帶來其他人!

閔振寧將此策略命名為:“美味裂變”。

“我認為這個方案可行。”譚麒有節奏地敲著桌麵,“員工請客的費用由公司承擔,我們按成本價計算,還能消化一部分庫存。”

說白了,類似於許多超市的免費試吃。

嚐一口,若真合口味,顧客自然會購買,四隻熊貓的優勢便是精準擊中顧客的味蕾!

“但執行此方案還麵臨一個問題。”閔振寧補充道,“星輝的工作餐雖毛利不高,淨利卻相當可觀。若不想放棄這部分業務,最好有人能接替譚老板,負責這些簡單菜品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