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那酸菜魚的吸引力幾乎不亞於S級的大肉包!
也就是說,合成食譜的顏色等級越高,做出的食物評價等級也越高。
‘係統裏還有不少東西待發掘呢。‘
譚麒表麵平靜,繼續手起刀落切大蔥。
食譜合成瞬間,他直入美味廚房。
借前兩日的學習經驗,譚麒摸出了門道。
在美味廚房耗8小時不劃算,若僅為日常經營,A級美食已綽綽有餘!
S級美食太過奢侈,肘子大肉包連吃兩整天,員工們還時不時念叨包子。
這可不行。
到美味廚房,一根大蔥從中劈開,切成稍寬的眉毛蔥。念頭一閃,切好的蔥被譚麒複製了三份。
一顆大白菜,剝去外層老葉,露出內裏的淺黃。
白菜葉和幫子交界處橫刀一切,兩者分別切條入盆。
“隻是普通的熗鍋麵,怎會有紫級食譜顏色呢?”
譚麒也感到好奇。
據以往幾次合成,食譜顏色出現過白、綠、紫三種,無疑紫色為最高級。
至於之上是否有更高級別,尚不得知。
按食譜指示,鍋中加一勺清油,小火微熱即倒入蔥段。
十分鍾後
【熗鍋麵評價:B級】
咦?
哪步不對?
譚麒立於灶前,並未急於繼續練習。
分明是步步緊跟食譜指引,為何隻得到B級?
大肉包的經驗告訴他,這往往因為製作時忽視了某些不易察覺的關鍵步驟。
比如調肉餡時加點肉汁這樣的細微之處,加與不加口味差異不大,但加了吃起來就有種難以言喻的美味提升。
換言之,同一食譜,誰照做口味都差不多。
但普通人與大廚的區別,在於技巧的純熟度,純熟讓菜品味道更豐滿,是平凡到美味的跨越。
而大廚與大師的區別,則在於細節的把握。一道美食融入作者對食材配料的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升華,從可口變為極致美味。
“那麼,到底哪裏出錯了呢?”
譚麒開始仔細複盤。
熗鍋麵製作不繁,關鍵在“熗鍋”二字。
即將蔥薑蒜等香料置於熱油中爆炒。
“呼——再來一次!”
這次,譚麒更快將清油入鍋,隨後投入眉毛蔥。
細碎蔥花在熱油中稍浸,約三四秒後開始泛泡。
隨即加入白菜幫,炒幾分鍾後再添白菜葉,僅略炒便加溫水等沸。
五分鍾後。
【熗鍋麵評價:A級】
果真!
譚麒有些自得,自己的猜想沒錯。
已達A級,即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味,再追求S級對這份20元的任務來說意義不大。
美味廚房時光剛過半小時,譚麒留下餘下的八小時半,決定離開。
“老板,這麼多麵夠了吧?”
對譚麒而言,已過去半小時,對他人不過彈指間。
何饒荷、金惠琳及王阿姨正合力和麵,三人麵盆中均加了標準的兩碗麵粉,各二斤。
“二斤麵粉,三盆出九斤麵條,足矣。和麵用涼開水,加點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