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封印戰記 二十六 桃園大結義(3 / 3)

就在劉玄德之所以能夠取得領主的許可,擁有翼德的支持當然是原因之一,而更主要的則是整個十八聯星的大局勢,迫使西蜀這個昏庸無能的領主劉璋不得不給與相應的認可。

此時,正是羅繆蘭進犯皇帝直屬領的時候,其心早已若揭,各地聲討羅繆蘭的聲浪此起彼伏,忠於帝國的各路軍馬更是紛紛響應,這其中尤其以主屬於皇帝的各路諸侯和直屬的小規模駐軍軍官為主要力量,這些並沒有雄厚力量的將領們,在這即將開始的亂世中卻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機遇。

二者昔日舉兵反亂的十八星聯,原本就是邊陲英雄輩出之地,習武從文之風極盛,又臨近遍布寶藏極其凶惡的黑暗地帶,使得這片星域裏自古的特產就是名將和豪傑。

昔日十八路領主騎兵叛亂,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輕視了豪傑的力量,而帝國猛將布龍卡正是在自己摯友的建議下聯絡各方豪傑,一戰成名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從那以後,帝國對於十八星聯的政策就是重豪傑,輕領主,一下子便使得這片星域安靜下來,之派遣了極少的直屬兵力便得以安定一方。

如今,各路英雄豪傑更是感念神聖複興帝國的皇恩,在一個人的公開號召之下紛紛舉兵!

這個人,正式北魏星的司隸校尉曹孟德。

曹孟德,不過是一名帝國駐守軍的一般指揮官,按理說本沒有如此的號召力,但曹孟德任職期間為人剛正不阿,恪盡職守,賞罰分明,所以在軍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而正因為其恪盡職守斯毫不顧忌違反軍紀者的身份和背景,作風犀利更是在整個十八星聯中小有名氣,而他本人對待平民又特別親切,尤其善於結交各路的豪傑。

其所在的北魏星是十八星聯的重鎮,極為繁榮,因此也是帝國直屬駐軍的一個重要據點,駐守這裏的最高指揮官恰好也是羅繆蘭特意安插於此的親信。

而就在桃園結義的一個月前,曹孟德在軍營中和指揮官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爭論的核心正式為了討伐羅繆蘭一事,爭執最終演變成一場激烈的戰鬥,因為激鬥的地點在被稱為“白虎堂”的指揮部,所以這次事件又被稱為“白虎堂事件”。

“恪盡職守,揚威撫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難當頭,豈能坐視!”

激烈的戰鬥中,曹孟德高呼著二十四個字,奮不顧身的衝殺,麵對十倍於自己的司令官親衛隊竟然斬將奪旗,這一戰充分的顯示出了曹孟德作為一名軍官卓越的戰場掌控能力和號召力,同時曹孟德那驚人的霸氣也第一次顯露無餘。

“為民罰罪,扶正除奸,退者生,擋著人人得以誅之!”站在帥案之上如同血人的曹孟德,手中高高舉著敵將的頭顱,厲聲大喝道。

聞與見者無不紛紛放下兵器拜服。

盡管後來有人說此時曹孟德此時的話中完全沒有涉及皇帝,這以表露了曹孟德爭雄天下的雄心,和卓遠的政治抱負,但此時此刻,在這十八星聯的廣大星域中,曹孟德的號召力確實皓月當空無人可比。

一時之間,各地英雄豪傑紛至遝來,而曹孟德趁勢一舉控製了整個北魏星,聲勢具狀。

在曹孟德的帶動下,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十八星接連舉兵響應,而劉玄德搞好是最後一路。

桃園結義,徹底的標誌了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一個群雄紛爭,英雄輩出的巨大亂世。

不過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不論是“禍亂宇宙的二人組”,或是“橫斷曆史的一擊”,還是這“亂世初開桃園結義”三個事件,這些被認為是揭亂世開始的標誌性事件,在後世所描繪的景象與文字,卻都是美幻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