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漪郡嘉瑞堂元章記
雜著
論書格
唐末書格甚卑,惟楊景度行書與顏魯公“壁拆、屋漏”同意。王荊公文嚐謂此書“意之所至,筆之所止則已,不曳以就長,促以就短。”信斯言也。
楚國米芾錢塘官舍書
書祥瑞
黃帝以聖德治天下,景星見。其星如半月於中天,自曉沒於南極。
帝堯——百獸舞,鳳凰翔,廷生五色瑞芝。民之子八元老人,擊壤而歌之。
帝舜——慶雲現壽星,在弧南極,常於秋分之際,現於景,春分之旦沒於丁,天下承平,萬姓樂業,四海晏清。
書呂溱事
溱字叔濟,揚州江都人,舉進士第一,為人精敏過人,辨訟無不決。初授將作監丞通判亳州。累遷秘書郎直集賢院知蘇州。未幾,除度支三司判官同修起居注坐預進奏院。蘇舜欽燕飲事出知蘄州,複歴楚舒二郡。
叔濟平居,不接士大夫,留意於陰陽文字,精大數,未幾拜侍讀學士知徐州。上賜宴於資善堂,上令內侍喻溱曰“此會特為卿設,可盡醉也。”溱為人簡倨,每接賓客,語不過數言而已。時人目為七字舍人。性複驕豪,後除龍圖閣,訟無不立斷,故豪強懾畏之,京師翕然見稱,由此上益眷遇之。
後因職事奏對,上曰“卿有疾色,何耶?”對曰“無疾。”上曰“宜勉以近醫藥。”溱退,甚自疑,未幾疾作,上章辭府事,拜樞密直學士提舉,醴泉觀使中使,挾禦醫診視,賜三萬緡。不久而卒,贈禮部尚書,上手批付中書曰“溱立朝最孤,事君之節,絶跡權貴。故中廢者十餘年,無人肯為達之者。朕近親擢領要務,頗著風績,今忽淪亡,甚可嗟悼,可常賻之外,量與優給,及一行葬事,官為辦集,庶示將來,以勵臣節。”
元豐二年暮春之初米元章書
題持古良醫妙技(二十六條並不標題)
華陀反死回生。俞氏剖腹視病。張氏隔膚視膜。斯同道也。
向與一相識(闕)橫粘,如是卷如何。許南叔善為令。政聲流於鄰壤。
右軍《快雪時晴帖》真字在蘇誌東房,今居呉郡。
張顛書賀八,清鑒風流,千載人也。帖凡七紙,蘇太簡家物,液獻章子厚也。
趙子立收筆陣圖,前有右軍真跡並筆様手勢圖,後為章子厚取之,使呉匠製,甚入用。今,呉有其遺製。近知此書在章持房下。
晉畫古賢十人,失其名。在蘇太簡孫之顏,位人間名畫也。
李重光作此種紙,以供澄心堂用,其出不一,以池州馬牙硾漿者為上品。此乃饒紙,不入墨,致字少風神也。
樞密林文節觀吾家右軍書,歎息久之。一日雲“貞觀印,閣下有一軸,相去五六寸,乃是兩枚。亦有相合者,不相當也。”餘聞之內慍,不敢發視者月餘。一旦忘之,既開,皆不相當。忽悟文節語,即馳告公,曰“使君愈寶重也”。
漣水陳生善作重山複嶺、古木瀑泉,近世少及,皆若真山,不以雕鎪細巧為美。
吾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與餘家所收右軍硯無異,人間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新得右軍紫金硯石,力疾書數日也。吾不來斯,不複用此石矣。
漢畫龍已如今,則劍飾所刻。頭圓者周龍也。
蔣永仲作鬆,贈曇秀。吾題雲“撐雲既竒倔,怒節更堅瘦。”怒為露也。
好事家所收帖有如篆籕者,回視二王,頓有塵意。晉人書帖是也。
謝奕之渾然天成,謝安之清邁真宜,批子敬帖尾也。其帖首尾印記多與敝笥所收同,君倩唐氏陳氏之類玊軸古錦,皆故物希世之珍,不可盡言。恨不能同賞。歸即追寫數十幅,頓失故步,可笑可笑。
陸珫,字士瑤,或雲“陸統”,有一字如此不識(統一作玩)。
武帝書,紙靡潰而墨色如新,有墨處不破。籲!豈臨學所能,欲令人棄筆硯也。古人得此等書,臨學安得不臻妙境。獨寫唐人筆劄,意格尫弱,豈有勝理。其氣象有若太古之人,自然淳野之質。張長史、懐素,豈能臻其藩籬耶?昔歸公跋。趙令時,古帖得之矣,欲盡舉一奩書,易一二帖,恐未許也。今日已懶開篋,但磨墨終日,追想一二字,以自慰也。
學書。謂貴用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所以古人書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則奴書也。其次要得筆,謂筋骨皮肉、脂澤風神皆全,猶一佳士也。又筆筆不同,三字三畫,異形作意,重輕不同,出於天真,自然神異。又,書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其渾然天成如蓴絲是也。故得筆,則雖細為髭髪亦圓,不得,雖麄如椽,亦偏。此雖心得亦可學。
入學之理,先寫壁作字,必懸手以鋒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餘初學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後見栁而慕,緊結乃學栁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久之,如印板。排笇乃慕褚,而學最乆。又慕段季展,轉折肥美,八麵皆全。久之,覺段全繹蘭亭,遂並看法帖,入晉魏,平淡,棄鍾左而師,師宜官劉寛碑是也。篆便愛詛楚石鼓文。又,悟竹簡以竹聿行,漆而鼎銘,妙古先焉。其書壁以沈傳師為主,小字大不取也。大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