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後記(1 / 1)

予自髫齡,隨先君子虎臣公讀詩觀劇。既長,即好昆曲一道。一九八六年丙寅秋,始參加上海昆劇團“每周一曲”以及上海昆曲研習社,習唱不輟。嚐彩爨《驚夢》、《小宴》、《秋江》諸出,略窺門徑,得傍風流。

一九九三年癸酉夏,俞公振飛先生逝世,藝苑同悲。予因先生藝精品高,迥異凡儔,飲譽氍毹,厥功至偉。更兼親承謦欬,忝列再傳門牆。乃不揣譾陋,發願撰著年譜。於是搜羅先生行事,博稽遺聞,谘詢故舊。偶見片紙隻字,靡不備錄。晨鈔暝寫,整理排比。藉以正其舛偽,補其缺佚,庶先生嘉言懿行,纖微不遺,式昭方來。私心切禱,如是而已。

毅本書生,賦性愚鈍,學無所成。然傳承往聖絕學,尚堪驅遣。二〇〇六年丙戌夏應聘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供職編研室,編注《昆曲精編劇目典藏》之餘,專精畢力,載閱寒暑。雖疊經挫折,而肆誌益堅。今春始繕寫成帙,粗具規模,幸觀厥成。

顧念邇來一十八載,搜輯之苦,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而先生事跡浩繁,雖至三索求,難免罅漏。深慚樸嫩,拙編不足以當大雅之論文。謹以拋磚,尚祈指謬。倘得餘力,接勵當勤,賡續攸待,更成盛業,庶九原可告,斯心無愧耳!

上海文化出版社王剛社長不以謀利,允為刊布。策劃編輯周鶯燕小姐,用力尤勤。複承張充和女史題簽,陳以鴻教授題詩,程多多先生署耑,郭宇、徐幸捷二校長及戴敦邦法家分別賜序,獎飾有加,彌增光寵。式揚清芬,嘉惠後學。又蒙李薔華、顧兆琳、顧鐵華、吳新雷、費三金、嶽美緹、陶慕淵、鞠國棟、王家熙、包宏達、孫天申、江巨榮、王詩昌、周誌剛、甘明智、陳為瑀、唐葆祥、王立軍、孫秋紅、貢獻國、田恩榮,以及趙衛、葉敏磊、唐吉慧、蘇嶸、滕玉石、黃明元諸師友濡煦扶助,實深銘感,謹此致謝。因陳蕪辭,略誌顛末。辛卯觀音聖誕後一日,海門江沛毅壽椿識於莘莊梅花書屋,時先君子七旬晉四冥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