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一九八五年(乙醜)八十四歲(1 / 2)

一月為黃浦京昆之友社題寫“紀念周信芳同誌誕生九十周年”橫額。

△《戲劇報》第一期出版,發表李明德所撰《俞振飛主動授藝》一文。

二月十二日 收錄上海昆曲研習社孫天申(女)為弟子於揚州飯店,陸兼之、華文漪、嶽美緹、張靜嫻、顧兆琪、顧兆琳等四十餘人應邀出席。

三月十三日 上海市戲曲學校調整領導班子,先生擔任名譽校長。

三月十六日 《文彙報》發表《俞振飛將登台獻技》報道。

三月廿五日四月八日赴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並列席全國人大六屆三次會議。

三月為弟子顧鐵華書寫全金扇頁,錄《遊園》之【皂羅袍】曲詞。

△《隆重紀念周信芳同誌誕辰九十周年、慶祝上海京劇院成立五十周年特刊》出版,先生題寫刊名,並撰《願上海京劇之花,開得更加豔麗》一文。

△偕李薔華赴孫天申寓所曲敘,另有程十發、張金錡、程多多等人。

四月十八日 至廿四日赴京參加中國戲劇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

四月為程十發所繪《乙醜暮春為鎮華同誌寫彈詞劇照》題詩並跋:“形似非神似,神似才為真。神形合一體,方是劇中人。《長生殿·彈詞》為老生之基礎戲,鎮華同學初演此劇時,餘曾往觀。喜其對形神合一之法,已知其門徑,為之忻慰無任。十發畫師亦擅此曲,故於觀劇後欣然提筆為其繪像,形神畢肖,宜寶藏之。”

△《人物》第四期出版,發表穀葦所撰《紅氍毹上七十年—俞振飛紀事》一文。

五月十四日 至廿二日上海市文化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上海昆劇團聯合舉辦“上海昆劇精英展覽演出”。先生擔任藝術指導,並題寫演出特刊刊名,內刊所撰《昆劇表演藝術的審美價值》一文。其間,分與鄭傳鑑、盧燕合演《八陽》、《驚夢》。

五月十六日 收錄香港鋼琴家鄧宛霞為徒於文藝會堂。

五月十七日 日本“話劇人社中國戲劇觀摩訪華團”專程來滬觀摩,先生主持座談會於文藝會堂。

△《新民晚報》發表唐葆祥、劉定傳所撰《俞振飛和他的弟子蔡正仁兩代人同堂收徒》報道。

△《文彙報》發表先生所撰《為了昆劇的明天—寫在“上海昆劇精英展覽演出”的日子裏》一文。

五月廿七日《新民晚報》發表《法國藝術家昨訪俞振飛》報道。

五月為《昆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南套第四集作序。略雲:

我自髫齡習曲於先父粟廬先生,至今已逾七十八年。其間有幸獲見先輩諸老,如霜厓吳先生(梅)、螾廬王先生(季烈)、鳳叔劉先生(富梁)等,都是蘇浙曲壇耆宿,也是先父平昔之交……歲月如流,齒漸暮矣,問津愈邃,入山愈深,我鮮明而強烈地體會到,昆曲理論奄有劇作之學、聲律之學、表演之學三個方麵,副以舞台美術(傳統所謂紮扮、穿戴、砌末等項)……然而聲律理論,杳渺已久,後學缺乏專書以為津梁,苦於問津無由……現在《昆曲曲牌及套數範例集》編寫組有鑒於此……選擇了常用曲牌二百餘支,綜合排比,分析厘訂,成書八集十六卷……為曲苑增加了翔實可信的、係統井然的理論專著。

六月撰《藝林學步》長文,凡《父親和昆曲》、《不是“特異功能”》、《第一個“全部扔光”》、《“一龍二虎”》、《笛子和小鑼》、《看戲和學戲》、《第二個“全部扔光”》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