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虛擬與現實世界中的對話(1 / 3)

至於另一位缺席會議的人,她的理由亦不是學校的瑣碎事務,她今天下班實際比刑天要早——她提前一天告知了“同事”們,有一條重要線索急需追蹤。

“線索”是簡愛能夠采用的較為委婉的說法,她自己更願意稱之為“方向”。在她眼裏,這是整個“旁觀者”行動的一個新的偵查方向,其可能性與重要性也許目前隻有她認識到了。這個方向源自她瀏覽周邊材料時偶然的一個發現,而若將這些模糊的認知分享給其他“同事”,隻怕他們都不會信服,包括愚公。原因很簡單,他們都不具備這方麵的知識,對此尚未有足夠的了解。同樣地,她自己也不具備、不了解,更沒有站得住腳的事實和論據作為支撐來說服他們。幸運的是,她知道就近可以向誰求助。

中午飯時,段老師在食堂成功地找到了俞老師,她走到他打菜的窗口前要了一份西紅柿炒雞蛋,就勢同他聊了起來。俞老師大概有一陣沒和女士暢聊過了,段老師主動搭話讓他有點兒興奮。兩人坐了一張餐桌邊吃邊談,話題漸漸過渡到電腦與互聯網方麵。

“嗯?段老師,你問的這個不就是朋友圈嘛。”一個很拗口的問題把談興漸濃的俞老師弄得幾乎迷糊了,要知道往常段老師向他請教網絡的問題,用語總是非常簡明,“發一條朋友圈,然後下麵的評論,隻有互為好友的人才能看到。假如你的一個好友和一個不是你好友的人在評論裏聊起來了,你看到的就隻有好友的留言,那感覺不就是像他在自言自語一樣嗎?”“不,俞老師,我假設的這種現象和朋友圈有明顯的不同。”簡愛在心裏小心翼翼地斟酌著措辭,“我的意思是,假設對話的這兩個人,他們和其他很多人都是好友。當然,他們兩人的私信好友們應該是看不到的,可如果他們發像朋友圈這樣的信息,而且用朋友圈評論那樣的方式相互留言,那他們的好友為什麼會看不到呢?甚至他們之間的通訊,係統的管理員也察覺不到?”

“管理員?係統……”簡愛看到俞老師放下餐具,低頭深思起來。她可是隻見過他在閱讀計算機網絡方麵的專著和論文時才有這樣的反應。過了幾分鍾,他的臉上終於又綻放出那種炫耀性的笑容。“如果連管理員都察覺不到,有一種可能是他們中的一個就是管理員,或者他們倆都是,但這種可能性太牽強了。另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兩個進行網絡通訊,用的其實並不是你所認為的他們都加了很多好友的那個係統。如果真是這麼回事,恕我直言,你那位朋友沒懷疑到要點上,她老公可不是背著她偷偷和別的女人搞網戀那麼簡單啦。”他故作神秘地問簡愛:“段老師,你聽說過‘馬裏亞納海溝’嗎?”“哦,中學地理課上講過,我還記得這個名字。”“不。”俞老師輕輕搖了搖左手的食指,把嗓音壓低,道,“我說的不是地理上的馬裏亞納海溝,而是網絡世界的。”

小組會議後的第二天傍晚,在菜市場,徐一峰警官正在作例行巡邏。此刻的菜市場空蕩蕩的,幾支昏暗的路燈在慢慢壓下的夜色中閃爍不止。市場裏的小販都習慣遵循和傳統的莊稼人一樣的作息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並不太在意市場規定的開門與關門時間。盡管現在離正式關門還有近一個小時,今天已經賺足了的小販們早趁著太陽還沒落山紛紛收攤回家了,所以這會兒自然也不會再有客人光顧。偌大的菜市場隻剩下執勤的徐警官一個人了,不過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刑天打著手電,不緊不慢地踱著腳步。他不擔心黑漆漆的角落裏會突然竄出誰來襲擊他,他想消化一下剛才吃下的一個烤白薯,以及今天早些時候探知的情報。

中午的時候,他請了一會兒假,去找老熟人鄭警官一起吃了碗拉麵。他迫切地需要她提供那名失蹤的長沙女孩的最新消息,然而她所透露的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你不用想著破這個失蹤案了,那個姑娘……她死了。”鄭蓉口吻沉重地說道。這種消息總會讓人聽後感到震顫,但刑天表麵上作出的反應超過了他內心實際的驚訝程度,因為這屬於他預想到的結果之一。“她……怎麼死的?”“四天前,她的屍體在郊區一個小鎮被發現,確切地說是在小鎮附近一座野山坡的河溝裏。聽說,驗屍報告說屍體已經有腐爛的情況,那片山坡除了野營的人之外是很少有人去的,所以發現得可能不算早了。另外,她體內發現了酒精和……毒品的殘留,在山坡的小樹林裏小樹林,的確發現了空啤酒罐,還有一頂單人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