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擺脫困境靠自悟(1 / 1)

首先,漂泊不定是萬千煩惱的根。

我們都是城市化的犧牲品,我們日夜都被金錢折磨得不成人樣。許多人都成了現代城市代進程中的流浪漢。絕大多數人都上了流動的當,農村的人進了城,小城市的人進了大城市。半年不見,此行業換成彼行業,此單位換成了彼單位,此手機號換成了彼手機號……因此,絕大多數人都在流動,在漂泊。當然,漂泊的雖然隻是身子,但漂泊最大的傷害卻是心靈。

人生錯位,工作錯位,情感錯位,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我們心靈的傷害。中國人都是戀故土的,都是有心靈家園的,那是每個人對童年的眷戀和愛的回憶。如今,許多人外地人都在城裏購了房,但仍然沒有家的感覺。

別人問我家在哪裏?我長沙有房,但家不在長沙;我北京有房,但我十分討厭北京,每年一到陽曆12月份我就想離開北京,我要回我的湖南老家安鄉農村。我每年必須在家村住2個月,但令我遺憾的是,如今的老家已是荒村一片,除了老人便是小孩,整個老家幾乎看不到一個中青年人了。我心十分落寞和蒼涼,兒時的玩夥和故友早已天各一方。我心中的家——農村——如今亦是沒有半點家的感覺。我真正成了一個無處安頓我的“心”的流浪兒。

這一切都是城市化給我們這幾代人帶來的苦難。我們都是經濟進化的犧牲品,我們的幸福指數太低了。這與錢多錢少幾乎沒有關係。沒有家的孩子,比沒有媽的孩子更為淒涼,這是現代人煩心的根。

正因為有了這一主體煩惱,於是便派生許多二級煩惱,如親情疏遠、故友流失、開支增大、人情冷漠等等。我如今再讀世界名著《飄》後總會淚流滿麵,我也想寫一部這樣的《漂》。

總之,在全球經濟化的大背景下,一切都變得不確定了,愛情不確定,工作不確定,家庭不確定,事業不確定,前途不確定……不確定造成了我們的一切煩惱。

其次,煩惱解脫隻能靠自悟。

當我們向別人進行深入了解時,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因此,我們千萬不要指望別人會來主動解除你的煩惱,他自己都是在囚籠之中呢,哪有時間精力顧及到你的問題。因此,自己的煩惱隻能靠自己解決。

不過,清除煩惱是要靠智慧的。那麼,什麼是智慧呢?我認為智慧就是一種創新的能力。它可表示如下:智慧=知道+悟到+做到。

清除煩惱也不例外。首先,我們得認清我們的煩惱,而後是悟出破解煩惱的方法,再後是用行動(行為或思維)擺平煩惱。這三者之中,最關鍵的是“自悟”,自悟就是自己開悟。自悟能力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別人能教的,它隻能靠自己細細體味,靜靜思考才能求到。

因此,任何外在的說教都是毫無意義的,有時,還會起反作用。因為我們從小被教到大,我們被教教育暴力傷害得一無是處了,我們許多人十分反感權威的指教了。教育對一個人成長十分有幫助,但對一個人走向成熟和獨立卻是十分有害的。成熟成長成功,隻能靠自悟、自醒、自動。

書中有大量的禪故事,它是探究人生命意義的極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它十分適合我們修心開智。如果說,異化的心靈如同荒漠,禪就如同清風甘泉,如當頭棒喝,讓我們保持著覺醒,導引著我們的心靈進入自由超脫的境界。

最後,故事是一種不錯的開悟導具。

人生要說還有點味道,其實就是指生命中還有一些故事值得懷念。每個人都是故事的轉化物,從小到大,不知有多少故事走進了我們的心靈。我們今天的一切行為都隻不過是以前故事的外化而已。因此,我們最易被故事剌激而興奮振作起來,尤其是那些優秀情感與智慧的故事。

總之,真正能對我們有較多幫助的書籍,真正能是我們開竅的書籍,我認為就是那些不帶說教的好故事,而不是老氣橫秋的權威指教讀物。

教育最大的誤區就是教育在人格上不平等。圖書教育要改革首先就得清除一切枯燥地說教和指責,就得從多傳遞一切有人情味的引導性和暗示性的精彩故事開始!

今天,我們的時間被他人奪去許多,誰都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煉,因此,我們為您每晚入睡前設計了一種“一分鍾讀物”,您翻開我們的故事書,隻要一分鍾就能讀完一個小小故事,就會在夢鄉裏起到正麵強烈暗示作用,您也許在以後的某個臨界點上,就會突然因讀過的一個小故事而開悟。

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我相信奇跡一定會在您的身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