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華連忙甩鍋:“不是不是,我弄的是個原型機,隻能當玩具,現在飛的這架,是宋教授和郭教授做的。”
賁放便又轉向宋、郭二位,“到底還是在你們兩個身上啊,今兒你們一個都不許走,咱們找個地方,你們給我把這小玩意說清楚!”
地方是現成的,就在試驗場旁邊找了間沒人的小屋,幾人坐了下來。
賁放指著郭教授手裏的無人機開口道:“老郭,你先給我說說這個。”
郭教授笑著推讓道:“我嘴笨,老宋能講,還是他來吧。”
宋文華也不推辭,指著無人機說到:“嗯,那我就來說說。”
“先從電機說起吧,這個電機,改用了倭國進口的矽鋼片磁體,單股繞線,無刷電機,高精密度軸承,配合驅動器,以及12*4.5的碳纖維槳葉,獲得了超過原型機40%的功率提升,以及100%的拉力提升,這大大提高了機體的載荷能力。”說完,他斜著撇了譚振華一眼。
譚振華頓時臉上就是一紅,心中暗罵:尼瑪,你們才是專業的好不好,跟我這業餘玩票的比,好意思嗎?就你剛才說的那些東西,哪一樣是我能搞到的?
“說完了電機,我們再來說說供能,我們聯係了國內很多廠家,都不能提供滿足我們要求的電池,最後是哈工大提供了一組目前他們正在研究的實驗室產品才勉強達到了我們的要求,但是性能不是太穩定。”
譚振華插話道:“是不是使用了鎳氫電池?”
宋文華這回驚訝地望了他一眼,說到:“不錯,想不到小譚同學連這個也知道,的確是鎳氫電池。它的同體積儲能是你上次用的那個鎳鎘電池的1.5倍左右,是我們目前能找到的能量密度最大的電池了,可惜,就算這樣,距離小詹提出的20分鍾留空時間的要求還是有一段距離,今天的實驗結果是十二分鍾,不過,我想通過我們後期調整供電控製係統,提高到十五分鍾還是有可能達到的。”
詹諾竹望了譚振華一眼,聳了聳肩到:“好吧,能做到十五分鍾也差不多了,宋教授你繼續。”
宋教授點了點頭,說到:“好的,下麵再來看控製係統,原來小譚同學用的是一個電子水平儀,這個東西質量又重精度又差,反映時間也慢,當然我們能理解小譚同學當初做原型機的時候手頭上資源比較緊張,而現在麼……”
宋文華故意拖長了語調還頓了頓,待見到大家都集中了注意力才繼續說到“現在,我們使用了一台“單軸壓電陀螺儀”,不但大大減輕了重量,還提高了精度。而其他的飛控係統,則依然沿用了小譚同學的設計,隻是做了適當的優化和小型化。依然用一塊z80芯片充當整個飛控係統的cpu,四隻獨立的功率調節器充當姿態控製執行機構。”
說到這裏,他似笑非笑地撇了譚振華一眼,接著道:“不過,我要表揚一句,小譚同學在飛控軟件中用的算法相當不錯,我們幾乎沒有做任何修改,隻是在控製參數上根據本機的實際情況做了適當的調整,小譚同學的編程相當厲害呀,我們很多專門搞這個的老師分析完了都豎了大拇指。”
譚振華聞言就是一陣鬱悶,這整個飛行器被郭、宋二位教授改的麵目全非也就罷了,畢竟人二位才是玩飛機的老鳥,可這唯一保留下來的飛控的算法,恰恰不是他做的,這是他根據自己的記憶抄來的公版,合著這架新的四旋翼就沒他譚振華啥事兒了。
不過麼,好在當世沒人能跟他爭版權,所以他也就厚著臉皮接受了這個誇獎。
“最後,我們對拍照部分進行了一些改進,原先的1503ii,也就是1503相機的電子快門版本,是14張膠卷送片器,我們把它改成了36張的,同時具有了三張連拍供能,並將控製係統整合到了遙控手柄上,這樣大大提高的本機的偵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