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垓下之圍,錯誤的突圍方式葬送了項羽最後的機會(4)(2 / 3)

宴會散罷之後,劉太公、呂雉、劉邦等人都分散回去休息。漢軍軍營仍然一片歡騰,大家都在慶祝三年戰鬥終於到了勝利的終點。一直到了後半夜,把竹板扔在火裏當鞭炮的漢軍,方才喜極而累,想著自己老家的老婆孩子(他們多是秦人、趙人、樓煩還有新來的北貉、燕人的梟騎),沉浸入疲乏中的安眠。

劉邦毀約

九月,秋風之中,項羽看看自己的糧食已經告罄了,於是讓戰士們都從戰壕裏出來,整齊了隊伍,大軍十萬,解開滎陽這個死疙瘩,把滎陽城也交接給了漢軍,一路向著東南方,高唱歸鄉楚歌,雜遝地向東而去了。看見項羽走了,劉邦接管了滎陽城,然後命全軍準備西歸。張良、陳平兩人這時候又跑來了,說道:“我二人有個新的想法。如今,漢國有天下大半,齊、趙、魏、燕等諸侯都附從漢國,已對楚國形成戰略大包圍形勢,而楚兵兵疲食盡,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不如趁機而取之。如今您跑回西邊去了,放縱項羽不擊,正所謂養虎遺患啊。”

劉邦一驚,張張嘴要說,我這樣再去打項羽,那不是背棄信用嗎?但是很快覺得張良、陳平的建議可行,於是說道:“唉,我本以為可以告老還鄉,抱著戚姬和小兒子們,永享天倫之樂,每天再不用洗腳上的泥了。”

於是,劉邦把打包不準備再用的洗腳布又拿了出來,別在腰裏,說:“傳我的命令,大軍重新編隊,車轅全都向東,決意東去,不破楚不回,不可違令!”

於是,十數萬漢軍人馬,張牙舞爪地向東追去了。

項羽離開了滎陽,向東南一百五十公裏走到了河南中東部的太康縣,這裏是鴻溝中部的界東了。項羽的心情不怎麼好,因為隨著向東後撤,自己距離大本營的供給線不斷縮短,但是仍然沒有人能穿越魏地(彭越在魏地搗亂)給他送糧。

項羽入駐太康之後,一邊向太康本地官員催糧,一邊就不斷聽到探子來報:“報,報,發現漢軍,大約有十數萬,目前已經駐紮在太康南郊。”

項羽一驚,說道:“劉邦你很奇怪啊,不是說好了中分天下嗎,怎麼又找死追來了。不過也好,以前你在廣武山上龜縮著不肯出來,現在你來了,正方便我跟你大戰一場。這可真是雞蛋追上來碰石頭啊。”

項羽傳命積極備戰,修整士伍,派人去漢營約好交戰日期和地點,待與劉邦決戰。

劉邦這時駐軍太康以南,忙和張良商量這個仗怎麼打。張良說:“單靠咱們的力量,原本就不是項羽的對手,現在必須急調韓信、彭越前來會戰。會戰地點不是定在了固陵(太康以南不遠)了嗎,就讓韓信彭越軍都來固陵,合力擒楚。”

劉邦遂趕緊派使者前往齊國和魏地,使者剛走,外麵就有一片喧嘩,出去一看,原來是好事。魏相國彭越,自從去年秋天九月被項羽收複了外黃、淮陽等魏地十七城,隨後等項羽走了,又在魏地死灰複燃,如今經過一年折騰,又複奪了魏地東部二十餘城,他從這些城裏搜來了穀子十餘萬斛,給漢軍都送過來了。

劉邦大喜,趕緊叫漢軍拿著米缸子出來分穀子。

卻說彭越這裏,這時候待在魏地東部的穀城,就見漢國使者來了,說道:“大王現在屯兵太康之南,預備在其南固陵和項軍決戰,命您帶領傾國兵馬赴固陵並力擊楚。”

彭越撚著老奸巨猾的胡子,說:“穀子不是已經送去了嗎?壯勞力也要送啊,現在我把這魏地東部粗粗略定,還怕著楚人隨時來反攻或者起義呢,我的這些人都得留在魏地不能去啊。使者,請到後麵吃穀子,為漢王好好說說啊。”

使者下去吃穀子,沒有辦法。

齊王韓信那邊,也是嘴上含糊答應使者,但是遲遲不發兵前去。

劉邦這時候把大軍向南移到了固陵,修起壁壘,擺好決戰架勢,等著韓信、彭越軍來,等啊等啊,到了預期戰日,韓信、彭越都沒有來,項羽卻來了。項王大兵開出太康城,泰山壓頂一樣向劉邦的十數萬軍隊壓來了。

漢軍趕緊丟了米缸子,提起大戟長矛,或上馬或步行,和楚軍作戰。楚軍作戰瘋狂彪悍,所謂歸師莫扼,楚軍都想著回家,對於這幫搗亂不讓自己回家的漢軍,攻擊得如暴風驟雨,如戰寇仇。漢軍雖然人數比楚軍多,但是單兵戰力本不如,遂被殺得大敗。

劉邦收斂殘軍,逃躲回自己的壁壘裏,挖了深溝自我保衛,再不敢出來。

項羽又在外麵討敵罵陣。劉邦躲在壁壘裏,說,叫張良進來。

張良晃悠著消瘦的身形,好像一張紙一樣進來了,張良身體一直不好,於是他喜歡辟穀,靠這個治病。有時候辟起穀來,連說話也要辟,嘴裏含個石頭,三天不許說話。據說這樣就能飛升當神仙了。

張良說:“我本來是不要說話了,但是情況不妙,我也隻能說了。現在,楚軍就要被攻破了,但是楚國滅了之後,分給韓信、彭越什麼地,卻沒有說,他倆當然不來了。大王不如把楚地從陳城以東,直到大海(含安徽北部和蘇北)都給齊王韓信,把北麵的魏國東部部分,從睢陽(河南東部的商丘)到穀城(山東東阿)全都給彭越,並王彭越於此地,則此二人為了從楚國拿到這兩塊地盤,必然立刻就跑來戰楚了。若大王不能給,則大事未可知也。”

劉邦一看,這兩塊地盤現在也不是我的,為了督促韓、彭與項羽交戰,也隻得如此了,隻是心裏把韓信和彭越都恨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