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東巡遇襲
公元前218年,當迦太基人和羅馬人為了爭奪地中海霸權而戰,迦太基人漢尼拔率領數十頭大象和數萬騎兵步兵,開始翻越阿爾卑斯山,從北部偷襲羅馬的意大利本土。這時候,在亞歐大陸最東端,一個叫做芝罘(fú)的小山上,有一個偉大人物正袖著手,看東海的日出。
這個人就是四十二歲,登基第四年的秦始皇。
秦始皇喜歡駕車自虐遊,作為總計有十二年駕齡(駕馭中國的年齡)的皇帝,他一共四次巡行中國。他坐著木軲轆車,目的不在於遊玩,而是彈壓東方和南方這些不穩定的新占區,以及查看北方邊境的安全。在跑路的總計裏程上,古來君王中隻有大禹能跟他相比。即便不出巡的時候,他也每天都要看和批文件,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簡,不看盡此數不上床睡覺,看得出來他是個勤勉的皇帝。
秦始皇這次是帶著車隊,第二次出來東巡,但是當他們剛剛走到中原河南的博浪沙這個地方,卻遭遇了恐怖分子的襲擊。
這個恐怖分子有著不錯的血統,祖上五代連續擔任原戰國時代韓國的相國,並且家族本是韓國王族的分支,他的名字叫做張良,人長得有點像個女的(狀貌如婦人)。韓國地處中原偏西,幾年前被秦兵滅了,從此張良就過起了遊擊的生活。由於是相國之子,經濟上比較寬裕,光家僮就有三百人,張良於是就用家裏攢的錢積極訓練大力士,帶著一群恐怖分子亂跑,目的就是為韓王複國。
韓國本來是人家韓王族的,你秦始皇無緣無故給搶去了,我要搶回來還給韓王族的後代,這就是張良的目標。
張良聽說秦始皇出來巡行了,覺得這是必須利用的良機,於是他帶著一個古代狙擊手,在河南原陽縣郊外一處叫博浪沙的高地上,埋伏下來。張良為此行動還特意從黑市購置了一枚古代炮彈——六十斤重的鐵錘。如何發射呢?當時沒有肩扛火箭發射筒,好在狙擊手是個大力士,準備肉力發射。
於是倆人在山上埋伏起來。不久,秦始皇坐著豪華車隊過來了。每輛車子都塗著十幾層的植物漆,上邊畫著雲霓鬼獸,漆皮油光鑒人,車尾插著各色羽毛做成的彩旗,氣派豪華逼人,跟現在結婚的車隊一樣。秦始皇的座駕大約處於第二位,叫作金根車。金根車用六匹馬拉著,上有羽蓋,為了便於馬匹向左看齊,最左邊的馬頭上還有犛牛尾的大纛(dào),大纛就是個帶穗的高棍子,插在馬頭。其他馬頭上則戴四寸馬冠。車軸外側有銅金鈴,拖曳至地,鈴上左畫蒼龍,右畫白虎。金根後麵跟著兩輛副車,各自駕四馬,按青、赤、黃、白、黑選擇旗幟和馬匹,以應春、夏、季夏、秋、冬五個季節,叫作五時副車。
張良對狙擊手說:“瞄準第二輛車,準備發射——10,9,8,7……2,1,發射!”
但是想不到秦始皇的車速太快(它是六匹馬拉的,車軸外麵的密封殼裏通常放的潤滑油是豬油,而秦始皇的車大約是鯨魚油,所以車更快)。火箭彈在飛行的時候,秦的座駕已經迅速前移了,炮彈落在了後邊的隨從副車上——就聽“咣當”一聲,副車變成了鳥窩形。
唉!瞄準前麵的武裝戰車就對了。
秦始皇詔令天下,捕捉刺客。張良趕緊改換了姓名,往距離秦國腹地(陝西省中部的關中地區)最遠的江蘇跑去了。隨即秦始皇繼續向東巡行,跑到了山東煙台的芝罘山上,觀看了大海上蓬勃的日出——就是我們開篇看到的那一幕,作為陝西關中長大的人,大海是令他很驚奇的。然後他做了個石碑,刻上字,作了一篇歌頌自己的文章,又在北方的河北、山西巡行一番,然後回了陝西鹹陽的都城。
張良則一路向東南,跑到了江蘇北部的下邳,然後在這裏窩藏下來,當遊俠。下邳這裏,位於淮北地區,從前屬於戰國時代楚國的東部。張良跑到這裏,說明這一地區尚未被秦王朝控製得很嚴。淮北這裏民風非常強悍,後來的漢朝人都說這裏的人好為奸盜,專為自己,脾氣很壞。淮河經常泛濫,於是土薄,而風氣是係於水土的,所以《漢書》中就說這裏“地薄民貧,好為奸盜”了。
因為下邳這裏民風彪悍,所以張良就在這裏任俠。下邳向南不遠有一個下相,也在淮河邊上,現在叫宿遷,這裏是項羽家族的老家。項羽家族中有個族叔叫做項伯,項伯也不小心殺了一個人,也隻好四處亂跑。他聽說張良正在下邳城裏做任俠,專門急人之急,很夠朋友,於是經人介紹,就落荒跑到了張良這裏,被張良接下,在下邳城中窩藏住了下來。
下邳城裏有個老頭子也很壞,專門以欺負年輕人為樂。有一次,張良在下邳城外散步溜達,走到了沂水一個橋上,邊走邊看兩邊風景地,隨後幹脆趴在欄杆上張望。於是,這老頭子就過來了,走到張良旁邊,拍拍他的肩膀說:“這位孺子(小弟的意思),你看見我這隻鞋了嗎?我現在把它脫下來,扔到橋下去。你看你能不能把它取上來!”
“什麼意思啊?你是哪個山頭的?”張良一愣。
“不要管,趕緊取上來。”說完老頭就把鞋子扔了出去。像個烏鴉一樣,鞋子落在橋下沙地上。
老頭子說:“去取啊。”
張良於是揮起拳頭,就要毆打這個老頭子。但是一看,這老頭子也實在太老,恐怕幾下就給打死了。於是張良不禁心中不忍,把拳頭放下了。張良強忍著,自己下了橋,把那鞋子取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