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偷燒餅的傻瓜(1 / 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這是膾炙人口的詩句,卻不一定是真理。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雨粉紛飛,但通往後山的小道,行人卻絡繹不絕。

石湖村在沂南附近,西麵便是蒙山山脈的孟良崮,山險而陡直,不過石湖村由於有個小湖,所以莊稼長得比別處的都好。

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湖村村民,既有山可吃,又有水可吃,村民便比其他的富庶。

這一帶,數石湖村最靠山,而那座小湖,卻蔭及四條小村,石湖村是在湖尾,岸旁長著許多石頭,所以石湖兩字便由此而來。

石湖村比起許多農莊都要好,但比起附近的幾條村又稍遜一籌了,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富庶的農村,都是人丁鼎盛,但石湖村的男丁卻十分稀少,不但稀少,而且男人都早死。

這是石湖村祖宗不靈,還是風水不佳,沒人知道,但好謔的人,暗地裏都喚石湖村為寡婦村,這叫法連村裏的女人也聽到,心中雖然痛罵那些缺德的,但奈何又是事實,隻好暗歎一聲命苦!

由孟良崗分出來的一座小山,由於靠近石湖村後,因此他們都管叫它後山。今年清明去後山拜祭掃墓的,跟往常一樣,都是陰盛陽衰,而且又新添了幾位新寡文君。

馬大嫂雖然不是新寡文君,但她丈夫剛好死了三年(兩年整),還未上山便已抽抽泣泣地哭起來,連被她拉住手的小女兒小鈴子也不斷淌著淚。

背後一個老大娘勸道:“金鈴,你也別太傷心了,你男人也死了三年了……唉,真難為你了!”

“邱大娘,您慢走。”馬大嫂金鈴放慢腳步,等那老大娘上來,攙著她走。“大娘,你替兒子上香來呀。”

“唉……俺那媳婦犯了病,她要來,俺不讓她來,家裏的孩子又小,大娘不放心!”

三人一腳高一腳低地走著,不久眼前便出現了一片新舊交雜的墳墓,金鈴放下邱大娘的手,撲到一座半新不舊的墳堆前,伏碑痛哭。

五歲的小鈴子道:“娘,還沒燒香點燭!”

金鈴這才醒起,連忙自竹籃裏掏出香燭插上,接著又拿出一些包子和燒餅來。

她跪在墓前飲泣了一陣,哽咽地道:“小鈴子快跪下拜你爹!”

小鈴子對父親已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小孩子多跟著大人,大人哭她也哭,大人叫她幹什麼,她便幹什麼。她跪在墓前哭道:“爹,娘說你最愛吃菜肉包子和燒餅,你多吃幾個吧!”

金鈴見女兒如此聽話,心中大覺安慰,可是又由此想及丈夫,剛止住的眼淚,又再滾下來。

就在此刻,墓墳後麵,忽然跳出一個滿麵胡須茬子的大漢來,對著金鈴母女傻乎乎地咧嘴一笑。

金鈴吃了一驚,結結巴巴地道:“你,你是誰?”

那漢子抓抓頭皮,傻乎乎地反問一句:“俺,俺是誰?你快告訴我!”

“你……你神經病!我怎麼知道你是誰?”

那漢子看見地上的燒餅,目光大亮,手舞足蹈地叫道:“餅,餅……好吃!”

他俯身抓起一雙燒餅,往嘴裏塞去。他一口便咬下了半隻燒餅,將嘴巴兩旁的皮肉,都漲得鼓起。

金鈴早驚呆了,一動不動地跪著,那大漢又抓起一塊燒餅,遞給金鈴:“好吃……你吃……”他滿嘴都是燒餅末了,艱辛地吐出幾個字後,便嗆起來。

“我不吃……你放下!”

“你不吃,我吃!”大漢又在那塊燒餅上咬了一口,看他狼吞虎咽的樣子,好似十天沒吃過東西般。

小鈴子本來也有點害怕,但這時候忽然覺得他十分可憐。同情心一生,膽子也大了起來,怯生生地道:“還有……叔叔,你拿呀,那包子更加好吃!”

“包子好吃?”這期間,大漢已將兩隻燒餅吃得幹幹淨淨。“包子在哪裏?”

小鈴子偎在母親的身後,道:“燒餅旁邊那便是包子,是娘今早才做的!”

“包子?白色的?你騙俺,包子是黑色的!白色的好吃麼?”大漢俯身抓起一隻肉包子,一口便是一隻,吃得湯油不斷沿著嘴角淌著。

金鈴見他還不走,尖叫一聲:“快走,要不俺要叫人了!”

那漢子雙手亂搖,道:“不要不要,俺怕打!”他忽然彎腰又抓起幾隻燒餅,然後撒腿便跑。

邱大娘聽見聲音,趕了過來,問道:“鈴子,什麼事兒?”

金鈴噓了一口氣,道:“沒事了!”

小鈴子道:“大娘,剛才有個人來偷咱們給爹吃的燒餅,他像餓壞了!”

金鈴道:“那人好像是個傻瓜,癡癡呆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