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以為汪局長是小姑娘,不配當林業局副局長,”陳天民眼睛瞪著兩人,“知道嗎,她隻花半年時間,完成了全縣百分之九十的冷水田改,嶺東誰像汪局長有這樣突出的政績,你兩人對嶺東有多少貢獻,自己心裏有底!”
兩人連連點頭稱是。
“你們心裏怎麼想的我也知道一些,認為汪局長的三個課題沒有錢就沒辦法實施,我可以告訴你們,隻要思路對了,縣委采納了,錢有的是!”
田副局長、華副局長走了,林業局的三個課題研討得熱火朝天,陳天民指示縣政策研究室去林業局調研。
調研結束,政策研究室寫了一篇調研文章,陳天民在文章上批注,林業局的三個課題大研討值得關注,在嶺東,每一個部門就是一個產業,如果都像林業局這樣開展有的放矢的大研討,嶺東的各項產業何愁不做強做大,老百姓何愁不共同富裕!
陳天民的批注既出,銳智縣長率先去林業局調研,調研結束大加讚賞,接著人大、政協也去調研,市林業局也來調研了,陳天民安排把這些調研文章在報上發表,並通過整理後送林業廳,一時間林業工作成了嶺東的熱門話題。
研討、調研告一段落,汪瓊聯係好了董健,陳天民與汪瓊去省城。
由於有第一次見麵,這次就隨便多了,陳天民開門見山向董健提出造林和建立珍稀樹種研究繁殖所的問題。
董健沒想到陳天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他說:“我是商人,隻與需要的材料發生買賣關係,其他事務一概不參與。”
陳天民平靜表情說:“董總需要的材料是特殊材料,也可以說是一種不可再生、或者再生非常緩慢的材料,如果我們不去科研、不去發展,若幹年後,這種材料就有可能枯竭、甚至絕跡,到時候直接關係到董總的事業。”
“我買你們的木材加工家具,從中賺取利潤,沒有把發展成本計算進去。”
“市場已經把發展成本計算進去了的,一立方木材購進多少錢,加工多少套家具,市場價格多少錢,想必董總心裏有底。”
“這也不是我必須投入的理由啊?”
“董總為了獲得嶺東的紅豆、銀杏,不惜投入公司的人才。”陳天民瞟眼汪瓊,“然後投入資金改造冷水田,紅豆、銀杏輕易得手,但是,董總不要忘了,想要長期獲得嶺東的紅豆、銀杏,如果沒有長期的投入打算,我為了嶺東子孫後代,隻能做出停止供應紅豆、銀杏的決定!”
董健低頭沉默會兒抬起頭:“我要投入,總不能像上一次那樣無償投入吧?”
“問得好,這次絕不是無償投入!”陳天民信誓旦旦表情,“董總還不了解吧,林業政策是很優厚的,我們那裏有的是荒山,你可以承包荒山,國家有補助;你建立珍稀植物科研所,林業這條線也有補助;你把紅豆、銀杏苗圃場建起來了,國家也有補助,你也可以對外出售賺取利潤;還有,科研有了成果,那就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了,國家注重創新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