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走了雪琴(一更)(1 / 2)

秦雪琴赴海南島考察學習去了,陳天民獨處房間眼前總是閃現秦雪琴的影子,腦子怎麼也集中不起來寫新聞,人給掉了魂似的。

陳天民計算著秦雪琴離開的時間,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一個星期,十天過去,沒有音訊,怎麼會是這樣呢,他內心焦慮無比!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雖然還沒普及移動電話,但通訊還是比較發達了,即便身處天涯海角,要尋找一個人不是什麼難事,可陳天民接不到秦雪琴打回鄉政府的電話,收不到秦雪琴郵寄回來的信件。

沒有秦雪琴音訊,陳天民特別留意電視新聞、報紙新聞、廣播電台新聞,他還收聽外台,關注有沒有飛機遭遇劫持、失事,還有車禍,海難什麼的。然而,國家風調雨順風平浪靜,不僅海南島方向沒有事,全國各地也沒有事,怪就怪在連煤礦、火災、地震、洪水、泥石流、鬧事、殺人放火下毒、極端氣候這些困擾領導同誌的事件也沒有發生,舉國平安,和諧穩定,唯獨沒了秦雪琴的消息。

陳天民想到了去齊書記那裏打探消息,他趕緊湊數寫篇新聞送去。

齊書記看了稿件,叫來蔡秘書拿去填數據。

蔡秘書走後齊書記不滿神色說:“近段時間新聞稿件明顯減少,種種跡象表明工作有所鬆勁,找沒找原因?”

陳天民想想說:“秦主任發了幾篇新聞,報道專業戶迅速發展的曆程,傳遞出小寨鄉已經由單家獨戶的庭院經濟向農村集約化經濟發展方向邁進。”

“主流媒體新聞重點放在時政要聞,傳遞出全黨工作重點和中心的信息……”

陳天民趕緊掏出筆記本,認真的記筆記。

“……這個月你寫專業戶的多,寫鄉黨委的少,這樣有可能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世紀末脫貧達康好像隻有專業戶努力就行了,黨的領導好像在世紀末脫貧達康活動中可有可無,想想看,輿論導向是不是有所偏離?”

“齊書記教誨我的心胸豁然開朗,都怪我沒有站到一定的政治高度去發現新聞、認識新聞,秦主任回來,我一定和她商量怎樣組織材料寫作新聞!”

“我正準備找你談談與秦主任的事呢!”

陳天民聽齊書記找他談秦雪琴的事,不由心跳怦怦。

“昨天凡書記來電話,說秦主任考察學習認真,進步快,是個人才,回來要給她加擔子,你以後配合秦主任寫新聞的時間少了,要注意培養自己獨立工作的能力,不能老想著依靠別人。”

“是,齊書記。”陳天民眨眨眼睛,計上心來,“從凡書記反饋信息看,考察學習取得很大成績是一條很好的新聞,體現了黨委的遠見卓識,隻是不知道秦主任那邊考察學習的具體情況,齊書記……”

“具體情況秦主任回來再說,現在各村發展勢頭很好,有你寫不完的新聞!”

“是,齊書記。”見齊書記有送客的意思,陳天民隻得站起身,突然想起一件事,“對了,明天池塘村成立養鵝脫貧達康合作社,秦主任是合作社顧問,她不能親臨成立大會,叫我在大會上祝賀幾句……”

齊書記不耐煩樣子:“集中精力寫好新聞就是了,沒你什麼事。”

陳天民隻好退出齊書記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