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人物(3)(2 / 3)

總點評:法力A-武藝A+跟性B+氣運B特技:三頭六臂A照天印B萬鴉壺B+萬裏起雲煙B飛煙劍B

赤煙駒C五龍輪B

附評:劉環法力B武藝B跟性B氣運B特技:不明

菡芝仙、彩雲仙子:截教金螯島散仙,與聞仲、趙家兄妹都有深交,為報十天君與趙公明被殺之仇,協助三仙姑擺九曲黃河陣會鬥闡教昆侖十二仙,此二女修為一般,與闡教三代弟子相仿,但隨身法寶比較霸道,跟性一般,但膽量卻不小(彩雲仙子居然敢用戮目珠偷襲元始天尊)。相關戰績:協同瓊宵、碧宵鬥黃天化、薑子牙與楊戩,憑法寶傷黃天化、薑子牙,但被楊戩一人打退。死因:菡芝仙法寶為定風珠所克,亂軍中死於打神鞭下;彩雲仙子單挑不敵哪吒,被殺。

總點評:法力B+武藝B跟性B+氣運B特技:風袋B戮目珠B

石磯:骷髏山白骨洞散仙,截教最早登場的仙人級別人物,千年頑石得道,個人法力相當不俗,可以空手接乾坤圈等法寶,基本無道行,無掐指推算的能力,跟性一般,同樣略有“笨、狂、凶”三大特征,氣運不堪,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哪吒陰差陽錯情況下與其結下生死因果,被其千裏追殺,但運氣不好,遭遇同樣火暴脾氣、護短無雙的太乙真人。最終,二人不論對錯論手段,直接采用弱肉強食的黑社會方式來了斷因果,石磯不敵太乙神火罩威力,被其殺死,煉出原形。

總點評:法力A-武藝B跟性B氣運:C特技:八卦雲光帕B+召喚黃巾力士C

餘元:蓬萊島煉氣士,截教金靈聖母門下,七首將軍餘化之師,封神演義全書中最著名的“衰鬼”。截教門徒中“笨、狂、凶”三大特征齊備的突出代表,其中“笨”字特征更顯突出。個人法力十分高深,有金剛不壞之身,連三教護法聖物降魔杵都無法傷他分毫;道行精深,恰指推算十分精確,土行孫暗夜偷襲也脫不得他的算計。道德真仙一切應該具備的能力,餘元都不缺少。但如此一個金仙級別的大高手,在戰場上的戰績卻是無比悲慘的:蓬萊島上追趕楊戩,中偷襲被狗咬;下山應戰薑子牙、李靖、韋護三人合攻,不敵被打傷;兩次被懼留孫采用以薑子牙牽製,暗中出手放繩索的同樣手段擒拿。

餘元的頭腦如同他的身體,他的“笨”突顯在“頑固”上,此人永遠不知道何為“先下手為強”,永遠不明白什麼叫“吃一塹長一智”,所以最後劫數難逃,死於封神斬將飛刀之下,通天教主下賜的穿心鎖奇寶,也不能扭轉其可悲命運。

總點評:法力A武藝B跟性B-氣運:C特技:五雲駝C金光銼B穿心鎖A+(估計)金剛不壞身A如意乾坤袋B+

丘引:青龍關總兵,左道之士,師承不明,但確定為截教,外形為一頭陀,頂上長一道白光,光中分開,裏麵現一顆碗大紅珠,凡人見之,昏昏慘慘,速手待擒。相關戰績:二次被黃天祥擊敗之後,終於在第三次對戰時候找回場子,憑借紅珠之術,擒拿黃天祥。最後死因:萬仙陣為陸壓葫蘆飛刀斬殺(標準的牛刀殺雞)。此人法力尋常,跟性也一般,與凡人對戰也非全勝戰績,無甚特色,屬於下下檔次的截教門徒,唯一值得一提的是,運氣還算不錯,居然能在青龍關逃過一次殺身之禍。

總點評:法力B武藝B跟性B氣運:B+特技:紅珠B

火靈聖母:邱鳴山散仙,截教多寶道人門下弟子,為報徒弟被殺之仇與西周軍對陣,此人係引發闡截全麵對戰的關鍵人物。個人法力不凡,訓練出三千能駕馭三昧火的火龍兵,群戰能力非常強大,頭戴金霞冠,有隱身效果,洪錦、龍吉公主夫婦均被其所傷,後又一人對抗薑子牙、哪吒、韋護合攻,將其擊敗。隻是她的出現,一早便在闡教眾仙的意料之中,聖母殺手廣成子穿著掃霞衣,拿著番天印,卻是等候多時,一會麵就采用簡單有效的針對性戰術,數合內將其格殺(個人推想此間當包含有一個驚天秘密,且容俺在第六章點評多寶道人時再細細說來)。

總點評:法力A武藝A跟性A-氣運B特技:金霞冠A火龍兵B+金眼駝C太阿劍B混元錘B

附評:胡雷法力B-武藝B跟性B氣運B特技:替身術B

殷洪:紂王與薑皇後所生之子,商朝二太子,受妲己陷害後本當被殺,所幸為闡教赤精子所救,收為門徒,傳授法術。此人天生氣運驚人,幼年曾以頂上紅氣擋女媧之駕,屬於天道賦予成湯最後一線生機的關鍵人物之一。闡教為安然度過劫數,采取轉嫁氣運、變立為破的手段,將其收入門下,意圖將成湯生機關鍵人轉化為掘墓人。隻是大抵天數注定,殷洪因本身對富貴有著執念,聽信了申公豹的說詞,不自量力背叛師門,走上一條自取滅亡的道路。此人武藝、法力尋常,跟性也很尋常,全憑赤精子所贈法寶做戰,真實戰鬥力相當有限,最後動用太極圖牛刀殺雞,到不是因為他有多大的能耐(單論實力,哪吒一人就可以將其格殺)。其目的一是以人教聖物壓製其天命氣運,其二該是出於令其自取滅亡、以應當日發下毒誓的需要。

相關戰績:初下山來收龐劉苟畢四將;陰陽鏡擒拿黃飛虎、黃天化;陰陽鏡退赤鏡子。

總點評:法力B武藝B跟性B+氣運:S-特技:陰陽鏡A-紫綬仙衣B+水火鋒B

殷郊:紂王與薑皇後所生之子,商朝正宗嫡係皇太子,受妲己陷害後本當被殺,為闡教廣成子所救,收為門徒,傳授法術。殷郊同其弟一樣,先天有驚人氣運,幼年也曾以頂上紅氣阻擋女媧之駕,屬於天道賦予成湯最後一線生機最關鍵人物。殷郊其實與文王、武王父子一樣,同樣屬於真龍天子之命,闡教安排帝師廣成子教導此人,除了轉嫁氣運、變立為破之外,還另做了變帝為將的安排。殷郊之所以會被改造為三眼三頭六臂的怪人,就是出於將帝星改造為將星的需要。試想一下,一個三頭六臂的怪人如何做得真龍天子?哪吒、呂嶽、羅宣也都有類似法術,但他們都可以收發自如,隻有殷郊一人例外,變了三頭六臂就回不去原貌。

但可惜無論闡教再做安排,還是大抵天數注定,申公豹又一次破壞他們的如意算盤(本來以老申在闡截大戰中的實際作用,元始不可能對其憎恨至此,最後還將其活埋了)。申公豹以仇恨挑動殷郊,同樣令其不自量力背叛師門,走上一條自取滅亡的悲慘道路。殷郊此人跟性好,法力、武力出色,個性堅毅、百折不回,視死如歸,有英雄氣,與貪圖富貴、生性懦弱的殷洪截然不同。相關戰績:初下山收溫良、馬善;番天印打哪吒;落魂鍾擒拿黃家父子;師徒對戰打退廣成子;對戰哪吒、楊戩、雷震子、黃天化合攻,打敗黃天化,從容脫身。最後結局:先被人、闡、神、佛四教聖寶壓製氣運,後被燃燈以法術封入山中,犁鋤而死。

殷郊雖強,番天印法寶雖然狠,但本來也不配以四派聖寶來合圍,最後如此操作,除了要使其應驗前誓外,同樣也與鎮壓真龍天子氣運需要有關。

總點評:法力A-武藝A跟性A氣運:S特技:三頭六臂A番天印A落魂鍾B雌雄劍B

附評:

無當聖母:截教聖人四大弟子之一,缺少實際戰績,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當屬於A的水平。

馬遂:估計與金箍仙同屬一人,以金箍為法術,戰績一次:打敗黃龍真人,同樣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應該B+以上。

長耳定光仙、毗蘆仙:截教嫡係弟子,無實際戰例,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當屬於B+以上。

第五章:闡截精英較高低(下)

古今小說中描寫神仙鬥法,不論文筆與內涵,單比熱鬧程度,能與封神演義相媲美的小說,就惟有蜀山劍俠傳了。蜀山劍俠傳中的修仙體係類同封神演義,也明確將仙分為兩類:一類叫天仙,長居天上,無災無劫,逍遙自在,與天地同壽;另一類叫地仙,法力與天仙接近,但每隔若幹年,都會遇到一次劫運,隻有度得過全部天劫,就可以成為天仙;如果度不過,或形神俱滅,或肉體毀滅,元神再去重生,以修下世。而地仙成不得天仙的具體原因,主要可歸如下幾類:或因為性子剛愎;或因為情欲糾纏,或因為缺少功德。此書想象力豐富,鬥法光怪陸離,委實熱鬧有趣,然蜀山這書文筆雖好、看來雖爽,但俺同廣大讀者一樣,對這書中設置的“天下法寶,須入我派;非我門下,盡為邪魔”的正邪立場,對書中正麵角色“三英二雲”殺人奪寶、搶人洞府的霸道行徑,均是無法認可。

初略看去,封神演義中的闡教門人對待截教人物的作風,似乎也同蜀山派人相似,毫無紳士風度、缺乏公平意識、不懂保護動物、沒有廉恥觀念,與人類傳統道德完全背離,絕對卑鄙無恥,嚴重褻瀆了光輝偉大的神仙聖賢形象。典型例子可以參考太乙真人靠武力解決徒弟的殺人因果、元始天尊以大欺小滅殺三仙姑(都屬於辣手摧花的案例)。

俺屬於堅定的“反蜀山”派,卻同樣屬於堅定的“挺闡教”派,對於作風近似的兩派,俺的評價立場卻是完全迥異。其原因自然是闡教之人,雖然夠“奸”,但卻奸得“正”、奸得“有品”;雖然夠“黑”,卻黑得“明”、“黑”得“人性”!當我們把一切人造出來的法製、道德、禮儀的束縛盡數拋卻時,直率、真實、有私心的人之本我有何值得鄙視之處?比較其他小說中毫無七情六欲、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神仙形象,封神演義裏闡教眾仙有血有肉、會歡笑、有眼淚,為求生存留有私心,為保親朋懂得詭譎。如此之仙才讓人覺得感動。闡教和蜀山是不同的,蜀山的霸道充滿強大的攻擊性,而闡教的霸道卻隻在防禦的範疇;蜀山派人高高在上、毫無人性、絕情棄愛,而闡教中人雖離經叛道,卻無德有情、義氣深重;蜀山派視妖如草,妖不犯我,我要犯妖,而闡教中人雖然也同樣鄙視妖類,卻是妖不犯我,我不犯妖。當然俺雖然挺“闡”,卻也不反“截”,在俺看來,闡截對戰,是場英雄之間的對決,是場天數下注定的悲劇,敗者如此,勝者亦然,封神大戰的真正得益者不是這兩教,而是人教與佛教!(此問題,俺會在第7章詳細說明)

接下來便由俺來介紹一下闡教眾人在封神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強悍無比的生存之道。個人認為,這種生存之道,便在當今世界風雲國家博弈、商場競爭刺刀見紅等解決敵我矛盾紛爭時,仍有著很好的參考意義。

闡教生存法則第一條:無限防衛。這條法則也可詳細表述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打成肉餅”。闡教中人行事低調、基本不喜歡招惹是非,與人糾紛堅決不打第一拳,但卻也絕對不是“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的善男信女。在闡教人的字典裏沒有“公平”二字,通常別人打我一拳,我便砍你一千刀,不取你性命絕不罷休,堅決將正當防衛無限使用到底。闡教中人從來隻對死了的敵人安心。闡教人的戰場原則:不留活的戰俘。

闡教生存法則第二條:絕對護短。此法則的詳細表述為“師徒聯心、鐵板一塊,外人欺我、同仇敵愾。”比較起截教通天教主的有教無類,鬆散型的管理機製。闡教的內部約束機製要嚴密許多,元始天尊在教內有著絕對權威,教中大部分門人對其指導言聽計從,全教上下步調統一、為平安渡過神仙殺劫共同努力戰鬥。遇到外敵,則發揮團隊意識,上陣父子兵、徒敗師出頭,堅決護短,毫不猶豫,仁義不予考慮、麵皮忽略不計。凡我教門徒,犯有過錯,當自行處罰,絕對不容外人相欺。(實踐證明,這護短確實是提高團隊向心力的好手段,但凡上位者,其實罕有不護短的)

闡教生存法則第三條:殺伐決斷。此法則的詳細表述:犯我殺戒之限,天下人神,皆可曰“殺”。闡教眾仙雖非純粹的好人,卻也不是絕對的惡人,從本質上來說,他們也並不想殺人,他們也同樣很是無奈,與截教中沒犯殺戒之人對話時候,也多次在言語中流露出羨慕之意,常勸他們靜心修持,莫惹凡塵征戰。可是真到動手之時,卻毫不手軟,該出手時候絕對出手,而且下起殺招還堅決先下手為強。見麵時都客客氣氣稱道兄,下起手來卻絕不留情,不見首級決不停手。但凡能完吾殺劫,一律斬於陣前,男女無忌,決不憐香惜玉。那截教中人可謂不知進退,將“笨、狂、凶”特征發揮到極至,一點沒注意闡教門下都已經殺紅了眼,還前仆後繼的分批趕去送死(而上了戰場後還缺少覺悟,該狠心時候不狠心,一點不明白“除敵務盡”的道理),可憐,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