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的交際習慣,了解這個人的為人和處事風格(1 / 3)

所謂的交際習慣指的是一個人的打招呼,握手等基本的禮儀。雖然隻是禮儀,但它們卻不是簡單地一句問候,一個握手等。簡單的動作和話語都蘊含有不同的信息,從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人如何為人,又是如何處事的。

從打招呼來判斷一個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打招呼。一句問候,一聲招呼是聯絡感情的手段、和增進友誼的紐帶。對身邊的人,無論同事朋友還是鄰裏同學等,我們都應該在照麵時打聲招呼。招呼反映了一個親切與否,友好與否,我們可以通過一聲招呼看出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高低,看出他的精神狀態以及為人做事的。

真誠親切的招呼,自然會讓人感到對方是個真誠的人,而冷漠的招呼不會讓對方產生接近一個人的願望。觀察不同的打招呼的方式,我們可以猜到對方的心思,看清對方是什麼人。

第一種方式:打招呼時,眼睛直視對方。

打招呼時,眼睛直視對方的人通常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不在意他人的立場和角度。在這些人交談時,總能感受到他們的試探性和攻擊性。他們通過直視對方,來讓對方意識到自己是處於強勢地位的,不容挑戰。通常人們不大喜歡這種打招呼的方式,而且直視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一些缺少經驗,沒見過大場麵的人會被這種打招呼方式嚇到,被這種人嚇到。

雖然較為強勢,但這些人並非不能成為朋友。由於他們內心實際上對外界是充滿戒備,所以會通過強調自己的強勢來保護自己,因此要想跟他們成為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實際交往中,如果遇到了被直視的情況,我們可以用柔和的目光和輕鬆的談吐來“對抗”對方的攻勢,以柔克剛。如果以剛克剛,往往會造成雙方的尷尬,緊張等;如果表現出害怕,膽怯,也會讓他看不起你。

第二種方式:打招呼時,不看對方的眼睛。

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驗,當做了錯事後,總不敢正眼跟父母的目光接觸。生活中一些人也是如此,他們在打招呼時,不看對方的眼睛。不敢看對方的眼睛,說明這個人的心裏充滿了恐懼和不自信。因此,當這種人跟打招呼時直視對方眼睛的人相遇,隻會更加恐懼。由於不自信,甚至恐懼,他們在內心裏不大願意和陌生人交往,因此在為人處事上封閉自己,缺乏自信,總是猶豫多疑。

第三種方式:打招呼時,會故意退後幾步,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打招呼是為了跟人交流,親近對方,但故意退後幾步,保持距離潛在的意思就是不願跟你交流。這種人在跟人打招呼時,總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給人一種不尊重對方的感覺。這樣的人有些封閉自己,他會通過給自己設置一個範圍來保護自己,在這個範圍內進行交際,他會放鬆,感到舒服。如果突破了這個範圍,他就會感到恐慌和擔憂。既然他們會在跟人交往時保持一定的距離,因此,在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時,我們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有了距離他才會感到舒服,否則,隻會讓他感到緊張和不安全,不利於進一步交往。

第四,打招呼時,動作過於強烈。

也許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他們在和我們打招呼時會擁抱、拍打肩膀,動作幅度比較大。他們的舉動透露出這樣的信息:對方是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不分彼此,沒有隔閡;對方是一個強勁的對手,想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第五,不回應別人的打招呼。

我們在打招呼時肯定也希望能有回應,但偏偏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故意不回應別人打招呼的話。這樣人通常傲慢無禮。他們總是認為別人是有求於他,想巴結他才給他打招呼的,所以對此不屑,不願有這樣的麻煩。這種人一般不值得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