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遠在金山以北的後突厥如何搞金山關大唐守軍的心態的事,就是現在陸少陽看著手裏的奏疏都感覺有些意外。
現在他所看到奏疏正是宣州刺史秦鬆上奏的,奏疏剛送到內閣沒多久,都還沒被捂熱就被李光碧給遞到了天子的禦前。
奏疏裏麵的內容就是新突厥乞求幫助的屁事,陸少陽看了一下後便沒了興趣。畢竟新突厥的存在是大秦必須要征服的一個地方。
如果杜莎願意撤銷國號,把新突厥廣大的土地變成大秦的土地他還有一些興趣,畢竟不要打仗就能占領就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若是就一句輕飄飄的臣服大秦就想從大秦弄走大量的物資,他就沒什麼興趣了,畢竟大秦不是慈善家,也不需要他們新突厥的臣服來保障南部的安全。
畢竟對於這些人他再了解不過,他們弱小的時候可以搖著尾巴向你乞憐,但是等他們緩過氣來強大以後就會轉過頭來打你。
華夏幾千年曆史不都是這麼過來的,要說做的最好的還是大漢,能滅就滅。
“老師您看該如何處置這件事?”
李光碧看到陸少陽看了兩眼後就把宣州刺史的奏折扔在一旁,知道自己老師肯定是不感興趣。他自然知道自己老師內心的想法,他也很支持自己老師的做法。
畢竟和這些人講什麼仁愛禮儀,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大秦這麼強大,卻為什麼不像大唐那樣有著許多的附屬國。
那是因為大秦不需要,你要麼成為大秦子民,要麼被滅。後突厥是唯一的特例,因為後突厥還有他存在的意義,所以自己老師才允許後突厥繼續存在下去。
等有一天後突厥不需要存在了,那麼突利除了乖乖取消國號之外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陸少陽沉吟片刻後,重新撿起扔在桌子上的奏折看了一遍,看著上麵說新突厥缺乏物資,正在遭受南麵的進攻。
也大概得猜到他們為什麼會缺少物資了,無非是農牧有別,而且語言文化不通。而且杜莎和摩耶帶過去的還都是軍隊,根本就沒有深入當地百姓的基礎。
所以應該是不知道如何治理當地的百姓,所以造成物資短缺吧。
其實他不知道杜莎和摩耶做得比他想象中的狠得多,幾乎把從大秦那裏累積起來的怨氣都撒在了三哥的身上。
“你去擬一道詔書發去宣州,讓他和這個什麼科科可汗摩耶說明,如果他們新突厥願意歸順我大秦,新突厥上上下下願意成為我大秦的一部分我大秦自然會讓他們能夠活下去。若是不然就不要提了,我大秦不是慈善家,沒有義務幫助無關緊要的人。”
“老師,學生知道您的意思了,學生會安排妥當的。”
李光碧聽到陸少陽的話後,暗道果然如自己心裏所想的一般,天子還是那個天子,不會作出那種婦人之仁的事來。
“寧州那邊安排得如何了?”
“回老師,因為寧州那邊人口稀少,隻有十幾座較小的城池,所以安排起來倒沒什麼複雜的,所以很順利。隻是讓學生感歎的是,一個寧州的地界比京城和京畿四周的幾個州加起來麵積都還要大,卻隻有幾十萬人口,若是以前學生還不相信世界上居然還有如此人煙稀少的地方,如今真正的見到,著實讓人感慨。想我大秦領地比大唐大了不少,人口卻隻有對方的一半多一點,學生真是羨慕大唐的人口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