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營養價值
茶,起源於我國,而我國曆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炎帝神農氏。茶是我國最大眾化的飲品,被譽為“東方飲料的皇帝”,主要有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等種類。茶美容養顏的作用較強,茶葉中的綠原酸,可美白細潤皮膚,減少輻射對皮膚的傷害。茶還可阻止脂褐素的形成,並將人體內含有的黑色素等毒素吸收之後排出體外。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成分具明顯的抗癌效果,有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綠茶,可預防癌症。茶還含可固齒強骨的氟元素,並富含維生素C,可預防口腔發炎、牙齦出血等症。夏日飲茶,可防暑降溫、生津止渴。
2.飲食宜忌
大多數人都可以食用茶,但是有發熱、腎功能不良、心血管疾病、習慣性便秘、消化道潰瘍、神經衰弱、失眠等症者不宜飲茶,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飲茶。
另外,茶與白糖、羊肉、狗肉、雞蛋、黃豆、白酒相克。茶葉不宜和人參、西洋參一起食用,不可用茶水送服藥物,服藥前後1個小時內不要飲茶,否則會影響藥效。
3.選購儲存
選購茶時,應選擇外觀新鮮,條索勻稱而疏鬆,手感幹燥,稍微捏撚即成粉末。沸水衝泡後,香味濃鬱純正,芽葉舒展,湯色明亮清晰的優質茶。具體來說,主要從五個方麵來鑒別,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淨度。
嫩度是決定茶葉品質的基本因素,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鑒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一般長條形茶,看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鬆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
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衝泡後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淨度來鑒別茶葉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淨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
儲存茶時,要注意防潮,最好用錫罐裝好密閉。茶葉罐要放於避光的幹燥通風處。一般可保存2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