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社會熱點(1)(2 / 3)

踏著悠悠的駝鈴離去,在這個飛天起舞的地方,我真實地看到了你和鳴沙山為我帶來那記錄生命和諧最原始的日記。我知道,無論時光如何飛逝,你都會靜靜存在。靜靜地看著世界,到歲歲年年。因為,和諧就是你的生命。

【思維路徑】

一個人的命名,往往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可冥冥之中,我似乎與“月牙泉”有著一種生命的約定。長大之後,當我第一次看到月牙泉,感受她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感受她與鳴沙山的詩意嗬護,我的生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是啊,自然尚且如此,何況人類?於是,我用一天的時間走近她,了解她,記住她。我想將她的美麗,展示在每一位讀者麵前。

【名師簡評】

這篇反映人與自然的佳作,讀後會給我們留下兩點深刻印象:

一是人與自然的結合完美真摯。作者沒有簡單地去描寫月牙泉,而是從自己的名字巧妙切入。雖然未曾謀麵,卻說“內心仿佛流過一條清澈的小溪”,說“春風化雨般滋潤著我的每一寸肌膚”,說冥冥之中“總有一天我會走近你”,這種偶然的巧合與詩意的想象,令讀者心中不由蕩起情感的漣漪。

二是景物充滿獨特的情感魅力。作者沒有說生命需要和諧,需要彼此依存,需要彼此信賴,而是用大漠的獨特畫麵來詮釋和諧的內涵。或借助修辭繪神,或結合風光抒情,將水性的柔美情蘊與沙山的粗獷關懷,描寫得震人心魄。

【請你思考】

都市的繁華與小鎮的祥和,你更喜歡哪一種?與作者對比一下,你們的想法有何區別?

天上的街市

湖北梁知恩

總向往那種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都市生活,而對小街的那種寧靜和陳舊平添了幾分厭惡。老實說,一段時間裏,我做夢都想成為都市人。

去年暑假,我隨爸爸到北京旅遊,我才發現一切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車尾噴出的尾氣讓我窒息,那不絕於耳的喇叭聲令人寢食難安。不小心碰了別人一下,趕緊說對不起,他卻給你一個白眼……經曆之後,我發現,自己還是喜歡故鄉小街的那種寧靜,那種祥和。

小街是美麗的,美在自然。

你能想像,站在街口,一眼望過去,映入眼簾的是蓊鬱而沒有邊際的梧桐樹,那是怎樣的撩人心魄的美麗!我喜歡摸它盤虯臥龍的樹幹,聆聽著樹葉沙沙的耳語,透過葉隙欣賞那灑落在地上斑斑點點的陽光。每一棵樹都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春去冬來,我和夥伴們在樹下樹上捉迷藏,或在樹下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或拿著一本書,搬上一把竹椅,在樹陰下靜靜地看書。偶爾有小鳥在枝頭跳躍,樹,人,鳥也便融為一體了。

小街是美麗的,美在和諧。

總愛聽穿街走巷的小販悠長的叫賣聲,就連彼此間的討價還價,都充滿著質樸和溫馨;總愛看小孩背著書包,一路上談笑風生;總愛看那端坐在陽光下的老人,含著笑,享受著溫情的光輝。是的,小街雖然少了一些典雅,小街上的人說話粗獷,但句句舒心,句句真切;小街裏笑語喧天,但聲聲悅耳,聲聲爽朗。小街裏雖有吵鬧,但更多的是祥和。一家有難萬家幫,一家有樂萬家享;張家缺什麼,李家差什麼,鄉親們會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的分給鄉鄰;誰家有喜事,鄉親們一個個滿臉堆笑,喜氣洋洋。

小街是美麗的,美在古樸。

夜幕漸漸降臨,火似的紅霞把整個小街染成了一片血色,長滿青苔的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店鋪,一片靜寂。在河邊漫步,走過小街,穿過小橋,或凝視寧靜的水麵,或仰看天際點點繁星,或傾聽屋裏傳出的陣陣歡聲笑語,放縱自己的遐思,盡情地享受小鎮的這片寧靜,也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夜深了,小街靜下來了。天上的星星和小街的街燈遙相呼應,分不清是天上還是人間。

【思維路徑】

我曾經覺得小鎮很平淡,渴望都市生活;可當我從都市再回到小鎮的時候,才發現小鎮的這份寧靜是多麼寶貴。細細一想,自然的和諧,人際的簡單,小街的古樸,正是它美麗的源頭。於是我將筆墨聚焦於這三方麵,表達了自己對小鎮不同尋常的喜愛之情。

【名師簡評】

本文內容頗有畫麵美。美,多種多樣的。絢麗的、亮麗的、張揚的美,總是容易被人發現;而古樸的、寧靜的、含蓄的美,總是難以被人挖掘。作者對小街美的認識,是在對都市的生活有了切身感受之後才開始的。作者用三個片段展現小街的自然之美、和諧之美、古樸之美。三個片段,猶如三幅寫意畫卷,平淡而不乏韻味,寧靜而充滿典雅。同時,文章的語言也極具詩意美。文字清新,行文流暢。用三個整齊的句式,串起文章的三大內容,形式上有一種獨特的抒情意韻。展示每幅畫麵時,或用景物鋪設美的背景,或用排比展示美的內涵,或用比喻描繪美的形象,將小鎮的和諧展示得淋漓盡致。

【請你思考】

老師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呢?一個點亮學生心燈的老師,應該是怎樣的形象呢?

35根蠟燭點亮35顆心

湖北黃有榮

正是風馨時節,張老師家裏擠滿了學生。一數是35人,一個都不少。

桌上放著一個大蛋糕,上麵插滿了蠟燭。一數,恰好是35根,是代表35個學生?哦,今天不是自己的35歲生日嗎?張老師這才想起。35個學生給35歲的老師過生日,張老師欣慰地笑了。一晃35歲了,張老師突然想看看自己35歲的模樣,鏡中的他頭頂已“拋荒”,周圍隻長了一圈“雜草”。這時,皺紋在他臉上蠕動起來。

“祝您生日快樂!”……35個學生齊聲唱起生日歌。

35根蠟燭點燃了,點燃了35顆心,照亮了35個歲月。

“齊達內”端著一塊蛋糕,深情地說:“張老師,還記得嗎?我喜歡踢球,成績也被我踢得‘一窮二白’,我覺得我的未來也被我一腳踢飛了。可您說非常欣賞我帶球突破的衝勁、不停奔跑的幹勁、永不服輸的韌勁。有了這股勁,球踢得棒,書讀得好。後來,我把這股勁帶到了課堂上。如今,我成了學習上的‘齊達內’了。老師,感謝您,是您的欣賞給了我前進的動力啊!”“齊達內”把蛋糕放到張老師的麵前,隻見老師的皺紋似乎被拉直了。

“老師,我也要感謝您!”是我們班的“羅丹”,一個其貌不揚的人。“有一次上課,我正在畫你‘拋荒地’旁邊的‘雜草’時,被你發現了,我做好準備等你‘河東獅吼’,你卻說畫得‘入肉三分’,可要注意創作時間啊。被你這一欣賞,我成了班上的‘名人’了。從此,課堂上我全神貫注;課餘,你就成了我的業餘模特。成績也是一路看漲。老師,在你欣賞的目光裏,我發現了我自己。”“羅丹”給老師斟滿一杯紅酒。張老師的皺紋似乎淺了。

這時,“銅豌豆”也擠過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老師,對不起!過去給你惹了不少麻煩。逃課有我,上課睡覺有我,和老師頂撞有我。爸媽說我是逆子,同學說我是另類,可我從你的眼裏讀不出異樣。有一次,我把迷路的老婆婆送回家。你知道後讚賞地說很有愛心嘛,一個有愛心的人是不會迷路的。感謝你,老師!您的欣賞讓我找回了丟失的自己。”張老師的皺紋似乎被熨平了。

……

蠟燭依然亮著,35根蠟燭點亮了35顆心。

【思維路徑】

我總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精彩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需要老師用關愛來照亮。這樣的事情,在我的身邊天天發生著。老師對我們的幫助也許很小,可就是那一個讚許的眼神,那一句鼓勵的話語,那一次寬容的微笑,我們的世界便充滿了希望。我用35根蠟燭為線索,來引出師生之間的這次特別聚會,就是想營造師生之間的和諧背景。

【名師簡評】

這篇情趣盎然的佳作,有兩大亮點值得借鑒:

一是抓住宴會描寫老師。文章聚焦於老師家裏的生日宴會,在回憶與敘說中展開,讓一串師生之間難忘的往事一一再現。文章透過一個場景、一個點,給讀者無數情景與無窮的感慨,也增添了文章的廣度與厚度。情節雖是波瀾不驚,但這種真情的表達,別有一番情趣。

二是透過皺紋表達情感。文章表麵上以蠟燭為中心,實際上是以“皺紋”作為行文線索,通過皺紋的慢慢舒展,形象地反映了人物情感的悄然變化。文章嚴謹一貫,行文有條不紊。比如關於數蠟燭與畫老師等內容,前後呼應,形象逼真。“齊達內”、“羅丹”、“銅豌豆”三個綽號,一方麵有意回避了人物的真實姓名,另一方麵為內容平添了幾分幽默。

話題21網絡

【試題亮相】

網絡來到我們身邊,悄然而迅速,著實讓人有些措手不及。在同學們心中,她宛如一位天使,帶來了一線千裏的“姻緣”;在老師與家長眼中,網絡卻像一隻惡魔,正在吞噬著孩子們的靈魂。你是怎樣看待網絡的呢,有什麼特殊的經曆或趣事嗎?

請以“網絡”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寫作點撥】

麵對網絡這個話題,誰都會有話可說。不過,要寫出特色,寫出風采,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寫作時應該注意兩點:

一、主題要積極美好。不管社會對網絡有什麼看法,網絡本身是“無罪”的,問題出在人類本身。你可以讚美網絡,不過讚美的應該是它快捷的信息、豐富的知識、多彩的形式;你也可以批判它,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或感受,訴說網絡對生活的影響與危害。不管從什麼角度切入,都應該通過具體事件,反映當代中學生美好的思想與心靈。

二、內容要新穎規範。寫議論文,不能滿足於“上網會導致體質、成績下降”、“上網會導致厭學、鬥毆甚至犯罪”等簡單的敘說,應該廣泛地引用電視、報紙、網絡上的典型事例,深入論證。寫記敘文,則不能滿足於講述自己上網的故事,要匠心獨運,想出波瀾曲折的情節。要盡量避免不規範的網絡語言,應像寫其他內容的文章一樣,多在描寫與修辭上下工夫。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

沉迷網絡的人,總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你見到過這種情形麼?有何感慨?

網絡分裂症患者的一封E-mail

四川楊嬉媚

發件人:[email protected]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抄送:無密件抄送:無

主題:一個網絡分裂症患者的求救

尊敬的網絡醫生:

您好!向您發出這封郵件的時候,我快要崩潰了。

我怕是得了網絡分裂症了!算算吧,一天二十四小時,除去休息時間,至少有六個小時在虛擬的世界中度過。每天不得不關機的時候,我總有些留戀和痛恨,像初戀又好像是失戀,我已經遠離了曾經的那種快樂與幸福。

記得剛剛走近網絡的時候,我是多麼快樂!那時,她在我的心中就像一位天使。它就像炎熱夏天裏一碗清涼的茶,爽人肺腑;就像寒冬中一杯溫暖的奶,暖人心田;又像天邊一顆閃耀的星,神秘縹緲;像雲邊一隻翱翔的鷹,自由無拘。毫不誇張地說,人間的喜怒哀樂這裏都有,我們可以在那裏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這種生活不到兩年,種種尷尬便撲麵而來。不知怎麼搞的,上下電梯的時候,我會不由自主地雙擊按鈕;拿起蘋果時,姿勢就像握著鼠標,差點忘記了放入口中;坐在公共汽車上,望著前排乘客禿禿的後腦勺,我仿佛看到了屏幕與鍵盤,有幾次竟然情不自禁地敲了起來,惹得左右的乘客以為我是“神經病”。

那天,媽說屋子太亂,我說不怕亂,隻要進行磁盤碎片整理就搞定了。言畢,媽恐怖地看著我,莫名其妙。一次,學校讓填個人資料,我發呆了:我的名字太多,用哪一個好呢?要不是有人大聲叫我的名字催促我,我險些忘了自己還有一個正而八經的稱呼。

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昨天吃飯的時候,我的食指居然在饅頭上亂按;關燈的時候,我雙擊鼠標,然後納悶:怎麼關不掉?媽媽決定帶我去一個沒有電腦的地方治病,可我想,那樣也許會更糟,我怕自己會因為沒有電腦而“頭痛”。

我知道,您是很有名的網絡醫生,您說我還有救嗎?

碧水藍天大俠女

2008年4月8日

【思維路徑】

一個沉迷網絡的人,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上下電梯時不由自主地雙擊按鈕,拿起蘋果時像握著鼠標,這些都成了我生活的一種習慣。雖然我的“病症”也許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我想也到了該清醒的時候了。否則,有一天我可能也會像文章的那位網蟲,望著前排乘客禿禿的後腦勺,仿佛看到了屏幕與鍵盤,情不自禁地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