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眾人都瞧向來人的方向。
頓時間,李文旦但覺血氣上湧起來,連呼吸都要停頓了,他的眼睛連眨一下的工夫都沒有了。
但見門外飄進來一個穿著紫衫衣的美人兒,給人一種脫塵出世的感覺,恍若天仙。前世今生,李文旦見過的女人不少,但並沒有見過這一類型的。他現在的狀況可不佳啊。他看著麵前的紫衫衣的女人,是目瞪口呆,恐怕早連口水也流了。
看著發呆的李文旦竟直直地流下兩道鼻血來,蔚為壯觀啊。
而主席上的太子隻是不動聲色地看著已經失態之至的李文旦,嘴角微露著笑容,那是獵物被他所征服的勝利的笑容。若是讓人見了必是要渾身打顫的笑容,但著迷的李文旦沒有心思注意這些了。
隨著樂聲起了,那紫衫美人也隨之扭動著身軀,跳起舞蹈來了。婀娜嬌美的身軀,如蛇一樣的靈活扭動著,她舞的正是當代有名的樂舞《七步伎》之一的《龜茲樂》。李文旦的心神也隨之蕩漾,沉浸其中,不能自己。
《七部伎》為為:《清商伎》、《國伎》、《龜茲伎》、《安國伎》、《天竺伎》、《高麗伎》、《文康伎》。
這《龜茲樂》乃是十六國時期,自打西域傳入中原的。在現時的朝堂上甚是流行。史有記載關於《龜茲樂》:
舞者四人,紅抹額,緋襖,白褲帑,烏皮靴。樂用豎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簫一、篳篥一、毛圓鼓一、都曇鼓一,答臘鼓一,羯鼓一,雞婁鼓一,銅鈸一,貝一。
說的是十四個樂工為四個舞者伴奏,但現在隻有舞者一人,隻是不知道太子出於何意。或者說這出舞算不得正宗的《龜茲樂》。
這時候,樂音漸漸地消退,那紫衣女子的舞蹈也漸漸停了。大家還沉浸在剛才的舞蹈營造的美麗幻境裏麵。
此刻,李文旦才回複過精神來。有一股意猶未盡的感覺回蕩在他的心裏。
“好。”太子首先撫掌道。其他人也相應地誇讚道。
“如此悅樂佳舞,果然賞心悅目啊。”李文旦表示了一句。
“哦。”太子聽他這麼說,“李大人也好樂音之道啊!”
“不敢。卑職乃一粗人。太子謬讚了。”
“哎,李大人何必謙虛呢?玉弗,快見過李大人。”太子指著那紫衣女子道。
隻見那紫衣女子細柳的身材微傾,朝著李文旦作輯。
“小女子玉弗見過李大人。”
“不敢,不敢。”李文旦那賊眼這會兒怎麼會錯過打量跟前的美人兒呢?他可不是什麼老實的主兒啊。
“自古以來,知音難求啊。如今大人深悉音律,玉弗姑娘也算是找著了知己了。不如本王將她贈送於你,成人之美啊。”太子哈哈地說著。
這話李文旦聽在心裏甚是爽快啊。這他媽的天上掉下來的沒事啊。他可是求之不得的啊。
“不敢。君子不奪人所好啊。”李文旦口中說著。但他並不是君子。他的口水流的更長了。
“唉,此話差矣。我這話已經說出去了,就是撥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啊。李大人還是受了吧。”太子言道。
於是,李文旦半推半就地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