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慧眼識珠: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2)(2 / 3)

劉邦正是把眼光放遠,靠著吃一些眼前虧、吃小虧的技巧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有人說劉邦是一忍得天下,相信這種智慧不是有勇無謀的人可以修煉到的本領。在今天的現實生活,我們不一定還會遇到這樣敵我的關係,但無論在怎樣的條件下,都要把眼光放遠,能夠忍讓,懂得吃虧,因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舍小是為謀大。

5.放遠眼光——治療“近視眼”的良方

太貪圖眼前的利益,拘泥於眼前的知識與情報,很容易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個沒有眼光的人最容易因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他們心裏常想眼下有多少利益,而這使他們損失的是長遠的好處。往往有很多事表麵上看來是能獲利的,但是整體看來卻是損失,做事有眼光的人不會被此迷惑。常言說得好:“因小失大。”假使你以單純的想法自以為獲利,等到後來,往往會發現其實是受到損失了。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人很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而違拗同事或後輩,行動往往很任性,利欲熏心,毫不考慮將來。這樣的主管人選雖然一樣有才能、一樣有知識,但是因為隻追逐眼前的利益,為眼前的情報所左右,最後會落得別人對他整個人格的印象都打了折扣。

尤其是隻知道追逐眼前對自己有利的情報,全神貫注於其上的做事沒有眼光人,在上司眼中看來,隻不過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這種人給上司的印象,就是不夠格提拔為主管的人。

積極追逐眼前的小利,是做事沒有眼光的人的常見表現。這種人,往往很不容易保持人際關係的平衡。

這種人認為事情對自己有利,就會去巴結有勢力的上司,想借此占便宜。而一旦認為對他沒有利益,就會棄之而去,而且反過來在背後惡言批評。新進人員看了這種人,隻會覺得“聽這種人的話,隻不過是被他利用罷了,到沒有利用價值時,就會被他一腳踢開的。”使後進人員有這種印象的人,實在沒有資格做主管。

現在是工商業高度發達的社會,尤其是公司的新進人員,常常會認為“我怎能被你利用?”或者“這樣子我是否吃虧了?”而且到處挑唆這種觀念。也就是說由喜歡利用部下的人當上司的話,忤逆上司、互相不信任的事情就會在員工之中橫行了。

做事有眼光的人與做事無眼光的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視野窄小,常常隻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往往都是得到了一棵樹木,去毀掉了整個森林;而另一個則是眼界高遠,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左右。

6.賺小錢,才能賺大錢

如果你有了從商的想法,那你就應該馬上行動起來,而如果你想一開始就想做大事賺大錢,那我勸你要三思。

“以小博大”是商人常用的手段。其原因之一是有些人一心想發財,但他不屑於賺小錢,隻想賺大錢,結果大錢小錢都沒有賺到。先做小事,賺小錢是一種不被利益左右,眼界高遠的見證。

世界上許多富翁都是從“小商小販”做起的。隻有紮紮實實地從小事情做起,才能希望有朝一日做大買賣。這樣從事的生意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如果憑投機而暴富,那麼來得快,去得也快。錢賺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

雖然我們有“從今天起開始做”的想法,但如果訂了過大的計劃,到頭來難以實行,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所以,在開始時,不要把目標訂得太遠,應從小處著眼。

有一位曾經幹過人壽保險的業務人員,因此,同時在其他的事業上也非常成功。他認為:若要增加人家對他的好感,應該先把自己的外貌整理好,他每天早上在鏡子前仔細研究,想辦法使別人對他產生好感,可以這麼說,他的成功,便是他平常累積小事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