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低調做人的自我心態(3)(1 / 3)

有一位省長,在他30多歲擔任礦務局局長時,有一段時間被監督勞動,可危險的地方工人不讓他去,他們說:“看你不是壞人,將來國家要用你”,這何不令他感激涕零?道理自然明顯,他能獲取普通工人這份最真誠的關愛,自是一直以來放低自己的位置,把工人看重的結果。走上領導崗位後,他每年總是拿出一定的資金進行安全設施的更新換代,以改善工人的安全條件。因為與工人有著真摯的特殊的感情,因此他還每年去看望他們。他還說:“我不考慮繼任者怎麼評論我,關鍵是老百姓怎麼評論我。”這肺腑之言,不是為看輕自我作了最生動的注腳麼?

看輕自我的人總不輕易放棄。他們深知,是否成功是上天的安排,然而是否去追求成功卻在於自我的努力。

看輕自我的人總是不知足,對於成功總是低調卻執著地追求。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進,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

看輕自我的人,總是把過去的成功拋之腦後,在前進的道路上邁向更高的平台。看輕自我,是把麵臨的挑戰作為一種潛在的動力,心靜如水,勇敢地去迎接。看輕自我,是全身心地去展現自我,樂觀、自信、充滿活力。

所以,努力去做一個看輕自我的人,即使麵臨的將是一座難以攀登高峰,也會以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看輕自我,其實是一種福份!

8、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低調的人,願意簡化生活,安於現狀,安於平淡。他們降低了過高的期望,對物質沒有太多的需求,而是節省更多的時間充實自己。他們認為,輕閑的生活會讓人更加自信、輕鬆、快樂。

低調的人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應酬,像陶淵明那樣不必為五鬥米折腰,換來的是更多的輕鬆與愉悅。

低調的人從來不與別人攀比什麼,也從來不會嫉妒,不會有意無意顯示自己,不會去追逐那些所謂的虛榮和高雅,而是安逸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低調的人放下了許多架子,放棄了許多充大、張揚、賣弄和裝相的虛榮表現,放棄了假正經、假聖人的虛偽麵孔。他們同親朋好友平起平坐,相互溝通,相互融洽。

生活上簡樸、低調,不僅有助於自身品德修煉,而且還能贏得上下的交口讚譽。

康熙十六年,於成龍被擢任為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囑人買了數百斤蘿卜放在船上。有人不明白就問他,買這麼多蘿卜幹什麼,它們又不值錢。於成龍回答說:“沿途供饌,得賴此青黃不接的時候,以用糠雜米野菜為粥。”即使客人來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對客人說:“這樣做,可留些餘米賑災救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樣行事,更多的災民就會存活下來。”因為於成龍自奉簡樸生活,每天隻吃青菜當食,江南、江西的百姓都稱他為“於青菜”。

於成龍對他兒女要求也很嚴格,絕不是一般的大家閨秀所能比的。一次,他的大兒子來探望父親。兒子要回去時,於成龍因為節儉,沒什麼讓兒子捎回去的,就把廚房的醃鴨割了半隻讓他帶回去。為此,當地百姓還編了歌謠:於公心胸何太狹,公子臨行割半鴨。由於於成龍身體國力行,使愛好奢侈豔麗的江南民俗大為改變,百姓摒棄綢緞,以穿布衣為榮。

康熙二十三年,於成龍病死。當時,他的居室基本沒什麼遺物,而且根本不值錢。隻有一個箱子放在床頭上,裏麵有一件綈袍和一雙靴子。出殯那天,江寧數萬百姓步行送他二十裏,哭聲震天。

康熙巡視江南時,沿途所訪的官吏無不對於成龍嘖嘖稱讚。康熙感慨地對隨行的人員說:“朕博采輿論,敢稱於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於成龍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於成龍不失一種低調做的姿態,他把自己放到了全天下的百姓之中,從他身上能看到一股平民的氣質。

王永慶是台灣最大的集團——台塑關係企業集團的董事長,也是台灣工業界的領袖,更是世界聞名的富豪。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的一家雜誌編製的世界超級富豪排行榜中,王永慶就已名列世界第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