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海納百川的胸襟,一種圓熟睿智的情懷,更是贏得人生、取得成就的金光大道。低調不是放棄、頹廢,不是悲觀、懦弱,相反,它是一種執著追求的精神,一種精益求精的風格,更是一個人立命安身的永久鞭策。正確地認識你自己,時刻保持你的低調。
1、低調不是低人一等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確看待自己,許多人在談論某企業家、某世界冠軍、某電影明星時,總讚不絕口,可一聯係到自己,便一生歎:“我不是成才的料!”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出息,沒有本事,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理由是:“生來就比別人笨”,“沒有高級文憑”,“沒有好的運氣”,“缺乏社會關係”,“沒有一技之長”,“沒有資金”等待。這樣會使自己妄自菲薄,缺乏直麵社會和人生的勇氣,難免會產生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的感覺。
低調並不是低人一等,低調做人必須擺脫“低人一等”的感覺。低調與低人一等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產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低調的人雖目前處於“低人一等”的劣勢,但卻能強化自信,厚積薄發,積累經驗,成就大事。俗話講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縱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是經過艱苦磨練和低調曆練,經過“低人一等”的磨難,而最後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
受過“胯下之辱”的淮陰侯韓信,自幼家貧,所以衣食無著落,想去充當小吏,卻無一技之長,沒被錄取。因而隻得終日遊蕩,後來韓信窮困潦倒實在沒了辦法,隻好把家傳的寶劍也拿出來叫賣,誰知過了多日,竟沒人買。
一天,他正把劍掛在腰間,沿街遊蕩,碰到一個屠夫,那屠夫有意給他難堪,嘲笑他說:“看你身材高大,腰佩寶劍,可是卻是懦弱無能之輩。你要是有種,就拿出劍來刺我,若是不敢刺,那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說完,兩腿一叉,站在街心,擋住了韓信的去路。
韓信打量了一會兒屠夫,隨後彎腰就往他胯下鑽。整個街市的人都大笑韓信,認為他膽小懦弱。韓信真的是如此嗎?不是,這正體現了韓信的過人之處,他能夠忍受公眾給予自己的侮辱。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但這正表明了他的內心具有常人所不可企及的堅強意誌。不久,韓信隨劉邦南征北戰,屢建奇功,使敵人聞風喪膽,為漢王朝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由此可見,韓信之強大,絕非是一屠夫所能阻擋的,他當時甘於受胯下之辱,表現出一派懦弱無能的樣子,也完全是必要的。胸懷大誌者,怎能與市井無賴多生是非,雖然他可能不費力就能讓屠夫死於自己的劍下,然而他也必然要為命案費力勞神,對他施展才華、尋找機遇橫生枝節。所以他初示軟弱,正是他日後強大的基礎。
低調的人能夠正確認識、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不會以自己的短處與人家的長處相比,以自己的劣勢與人家的優勢相論,就顯得過於自卑,不會滅了自家威風,長了他人誌氣。假如,你為了謀求一份工作而去拜訪該公司的董事長,你要先明白一個原則,你謁見的是一個身份高的人物,在他麵前似乎是班門弄斧,雖你有求於他,但求不求在你。李白有一句詩講:“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麵對高層人物你就心生畏懼而自卑,那麼你就不可能做成事,也不會謀到職位。所以,你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擺脫“低人一等”的心理,擺正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所長,以平常之心對待,顯出足夠的自信,就會在處事過程中從容自如,遊刃有餘。
低人一等是低調做人的一個隻屬於一般性的條件,它隻是低調者在做事時所麵臨的惡劣環境下正確謀得生路、尋找出路的一個準備,當低調者了解並且掌握了謀得生路、尋找出路的機會,他就會披荊斬棘,無堅不摧。
低調的人在人生處世時也會由於自卑而產生出怯懦,缺乏自信,但通常低調者往往能有意識運用一些方式、技巧來克服。無論何時何地何職,都要先學會做人,後學會做事。低調做人,就是在為人處世時擺正自己的位置,低調點,謙虛點,該說則說,該做則做,友善和氣,甘於讓人。
《領導文萃》有一段記載: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年輕時,應一位老前輩之約,昂首挺胸走進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進門,“嘭”的一聲,他的額頭撞在門框上,青腫了一大塊。老前輩笑著出來迎接說:“很痛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來拜訪我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明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記住了。富蘭克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