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緞莊裏,一片狼藉。貨架被推倒,綢緞散落一地,夥計們嚇得躲在角落裏瑟瑟發抖。林若如得意地拿著綢緞,在隨從的簇擁下揚長而去,留下店家欲哭無淚。
還有一回,林若如參加一個詩會。她本不通文墨,卻硬要出風頭。她讓隨身的丫鬟提前準備了一首詩,冒充是自己所作。在詩會上,她裝模作樣地吟誦起來,還不時地用眼角餘光掃視著周圍的人,期待著大家的讚美。然而,一位有才學的小姐卻看出了端倪,當場指出她抄襲。林若如惱羞成怒,跳起來指著那位小姐罵道:“你這賤人,竟敢汙蔑本小姐!你有什麼證據說這詩不是我作的?”那位小姐不卑不亢,有理有據地分析了詩中的破綻和前人的詩作,眾人聽了,都開始竊竊私語,對林若如投來懷疑的目光。林若如見勢不妙,便開始撒潑耍賴,哭鬧著說大家都欺負她,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詩會上,林若如麵紅耳赤,不顧形象地大吵大鬧。那位小姐則神情淡定,從容應對。周圍的人有的搖頭歎息,有的暗自偷笑,場麵十分尷尬。
在一次廟會上,林若如與一位品級較低官員家的小姐發生了衝突。隻因為對方不小心碰髒了她的裙子,她便不依不饒,非要讓對方下跪道歉。那位小姐也是出身名門,雖然家中勢力不如丞相府,但也有著自己的尊嚴,不肯輕易下跪。林若如便讓隨從拉住那位小姐,強行要她跪下。
廟會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林若如盛氣淩人,不依不饒。那位小姐淚流滿麵,苦苦哀求。周圍的人紛紛圍過來,指指點點,但都不敢上前勸阻。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在她麵前挑撥是非,她也不分青紅皂白,就跟著去鬧事。有一次,一位嫉妒丞相權勢的官員夫人,故意在林若如麵前說另一位大臣的女兒在背後嘲笑她沒教養。林若如聽了,立刻火冒三丈,帶著隨從衝到那位大臣的府上大鬧了一場,弄得那位大臣和他的家人狼狽不堪。事後才發現,這隻是一場誤會,但已經給兩家都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林若如怒氣衝衝地闖進大臣府中,砸東西、罵人,毫無顧忌。大臣和夫人一臉無奈,卻又不敢得罪她。
結果往往是被人當槍使,闖出不少禍事,給丞相府也帶來了不少麻煩。然而,丞相府的勢力龐大,每次都能將這些事情壓下去。但林若如的名聲在京城中卻是越來越差,百姓們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其他官員家的小姐們也對她敬而遠之。
街頭巷尾,百姓們私下議論。“這這丞相府的小姐也太蠻橫了,遲早會有報應的。”“仗著家裏有勢,無法無天,看她能囂張到幾時。”
蘇瑤和係統聽聞這些事情,不禁搖頭歎息。
蘇瑤皺著眉頭說道:“如此跋扈的性子,不知收斂,終有一天會自食惡果。”係統回應:“宿主,這林若如被寵壞了,看不清局勢,遲早會惹出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