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瑤踏入朝堂,隻見大臣們神色各異。
左丞相林大人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近日揚州廣陵郡受災嚴重,暴雨連下數日,江河決堤,洪水泛濫。農田被淹,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臣建議開倉放糧,速速賑災,以解民憂。”
大將軍武大人冷哼一聲:“林大人,廣陵郡此次受災,範圍甚廣,開倉放糧所需甚巨,如今庫銀空虛,恐難支撐。依我看,當務之急應是加強京畿防衛,以防有變。”
林大人怒目而視:“武大人,廣陵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嗷嗷待哺。他們的家園被洪水衝毀,田地顆粒無收,許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有的百姓拖家帶口,在泥濘中艱難前行,尋找一處安身之所。有的老人和孩子因為饑餓和疾病,奄奄一息。你卻隻想著京畿安危,置廣陵百姓於不顧,良心何安?”
武大人回擊道:“林大人,你莫要滿口仁義道德。如今庫銀空虛,若貿然開倉,其他地方再有災患,如何應對?況且,若不加強京畿防衛,一旦有變,危及的可是整個朝廷的根本。”
此時,戶部尚書劉大人趕緊出來打圓場:“二位大人莫要爭吵,此事還需細細謀劃。如今廣陵郡的災情確實緊急,但庫銀的狀況也不容樂觀。或許可以先從臨近郡縣調配一些糧食應急,同時向富商大戶募捐,多方籌措,以解燃眉之急。”
林大人白了劉大人一眼:“劉大人,你這和稀泥的本事倒是見長啊!如今廣陵百姓急需救助,片刻也耽誤不得,募捐能募得多少?調配糧食又能解幾日之困?”
劉大人一臉尷尬,不再言語。
蘇瑤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思索。
這時,蘇瑤在心裏跟係統交流:“這幾個大臣,各有各的心思,真讓人頭疼。”沒想到,皇上竟似有所感,目光掃向了蘇瑤。
蘇瑤一驚,趕忙收斂心神。
下朝後,蘇瑤在心裏問係統:“係統,快查查這幾位大人有沒有什麼瓜?”
係統說道:“林大人的長子在廣陵郡為官,不僅沒有積極組織救災,反而趁著災亂,強搶民女。那民女本是當地一秀才之女,知書達理,容貌出眾。林大人長子見色起意,派人將其擄走。秀才四處告狀,卻被林大人長子派人打壓,如今生死未卜。此事在廣陵郡鬧得民怨沸騰,百姓對林大人一家更是恨之入骨。”
蘇瑤驚訝不已:“竟有此事?那可有證據?”
係統接著說:“那秀才之妻偷偷藏了一份告狀的文書,上麵詳細記錄了林大人長子的罪行。隻是她們孤兒寡母,不敢輕易拿出來,怕遭報複。”
蘇瑤暗暗記下,繼續問道:“那武大人呢?”
係統又道:“武大人的小妾與他的貼身侍衛私通。有一次,武大人外出征戰,小妾與侍衛在府中私會,被武大人的親信撞個正著。武大人得知後,怒不可遏,將那兩人秘密關押,準備處死。但此事不知怎的在府中傳了開來,隻是礙於武大人的威嚴,沒人敢在明麵上議論。”
蘇瑤倒吸一口涼氣:“這可真是家醜啊。那劉大人呢?”
係統說道:“劉大人的外甥在京城經商,仗著劉大人的權勢,壟斷京城東郊的綢緞生意。他打壓同行,惡意抬高價格,使得百姓買不到平價的綢緞。許多綢緞商戶聯名告狀,卻都被劉大人壓了下來。而且,他還賄賂官員,為自己的生意謀取更多的便利。”
蘇瑤眉頭緊鎖:“這朝堂之上,竟是這般烏煙瘴氣。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係統:“目前證據還不足,需從長計議。我們先暗中收集更多的證據,等待合適的時機揭露他們的罪行。”
蘇瑤點點頭:“也隻能如此了。”
此後,蘇瑤一邊關注著廣陵郡的賑災情況,一邊暗中調查幾位大人的罪行,準備為朝廷和百姓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