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力挽狂瀾(1 / 1)

蘇瑾軒在朝廷中的地位日益穩固,但新的挑戰也接踵而至。

近日,北方突發蝗災,遮天蔽日的蝗蟲瞬間席卷了大片農田,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蘇瑾軒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這蝗災來勢洶洶,若不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

他立刻向皇帝請命,負責治理蝗災。皇帝對他寄予厚望,準其所請。

蘇瑾軒馬不停蹄地奔赴災區,一路上所見皆是荒蕪的田地和饑腸轆轆的百姓,他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盡快解決這場災難。

到達災區後,蘇瑾軒首先召集當地官員和鄉紳,了解具體情況。

“蝗災範圍如此之廣,必須動員各方力量共同應對。”蘇瑾軒說道。

他迅速製定了一係列應對措施。一方麵,組織百姓捕捉蝗蟲,采用火燒、掩埋等方法減少蝗蟲數量;另一方麵,緊急調配糧食運往災區,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

然而,實施過程並不順利。由於災區麵積過大,人力有限,捕捉蝗蟲的進度十分緩慢。而且,部分官員消極怠工,對救災工作敷衍了事。

蘇瑾軒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親自督查。

“若有人膽敢在救災之事上偷懶耍滑,定不輕饒!”他聲色俱厲地警告道。

在蘇瑾軒的嚴厲督促下,官員們不敢再懈怠,紛紛積極投入到救災工作中。

與此同時,蘇瑾軒還四處尋找滅蝗的良方。他聽說某地有一種草藥可以驅趕蝗蟲,便派人大量采集,分發給百姓。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蝗災的蔓延得到了初步控製,但糧食短缺的問題依然嚴峻。

蘇瑾軒決定向周邊地區求援,他親自寫信給各地的官員和富商,懇請他們伸出援手。

“災區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望諸位能施以援手,共渡難關。”

一些有識之士被蘇瑾軒的真誠所打動,紛紛送來糧食和物資。

就在救災工作逐漸步入正軌時,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由於長期饑餓和勞累,災區爆發了疫病,許多百姓染病,生命垂危。

蘇瑾軒心急如焚,立刻組織醫者前往救治。

“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控製住疫病的傳播!”

他下令在災區設立隔離區,對病患進行集中治療,並安排專人負責消毒和衛生工作。

在蘇瑾軒的精心部署下,疫病終於得到了有效控製。

經過數月的艱苦奮戰,蝗災終於被徹底撲滅,災區也開始恢複生產。

蘇瑾軒看著重新煥發生機的農田,心中充滿了欣慰。

但他還未來得及休息,朝廷又傳來急報,南方發生水患,洪水衝毀了大量房屋和農田。

蘇瑾軒毫不猶豫,再次領命前往南方治水。

他到達南方後,發現水患的原因是河道堵塞,水流不暢。

“必須立刻疏通河道,重建堤壩!”

蘇瑾軒組織民夫,日夜施工。在治水的過程中,他遭遇了多次危險,有一次甚至差點被洪水衝走。

但他毫不退縮,始終堅守在一線。

經過艱苦的努力,河道終於疏通,堤壩重新建成,水患得到了治理。

蘇瑾軒的功績傳遍了全國,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

然而,他的身體卻因為長期的勞累和奔波而變得十分虛弱。

“大人,您該好好休息了。”身邊的隨從勸道。

蘇瑾軒搖搖頭:“國家尚未完全安定,我怎能安心休息。”

就在這時,朝廷內部出現了權力爭鬥,一些奸臣企圖趁機打壓蘇瑾軒。

他們在皇帝麵前誣陷蘇瑾軒擁功自傲,有不臣之心。

皇帝一時之間也產生了疑慮。

蘇瑾軒得知後,不顧身體的疲憊,立刻回京麵聖。

“陛下,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所做一切皆是為了國家和百姓。”

他向皇帝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呈上了治水和滅蝗的成果。

皇帝最終消除了疑慮,對他更加信任。

經曆了這一係列的風波,蘇瑾軒更加堅定了為國家和百姓奉獻的決心。

他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