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的車子的後麵還停了一部車子,他見前車始終不動,便按捺不住脾氣,一個勁地猛按著喇叭。在喇叭的催促下,女士更加焦急,不論她怎麼發動,車子隻是停在原地不動。喇叭聲依然"叭……叭……"地響著,就在此時,女士從車裏走出來,向著後麵的車子走去。
路人都以為一場街頭罵戰就要開始上演,然而女士輕輕地敲了敲後麵車子的車窗:"先生,可不可以麻煩你到前麵幫我發動車子,我在後麵負責按喇叭……"
趣評:一味地抱怨指責,不如告訴她到底車子該如何發動,因為問題無法解決所產生的緊迫心理,相較於旁觀者,問題的當事人有過之而不及。
知識鏈接
威爾遜法則的提出者是美國行政管理學家切克·威爾遜,他主張:如果部下得知有一位領導在場負責解決困難時,他們會因此信心倍增。當員工遇到一個問題不知如何應對時,他們非常渴求來自外界的支持,此時管理者與能力不足的員工進行經驗分享,運用自己手中的資源幫助他們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將會極大地增強員工解決問題的信心。
管理學這樣說
世界上很多知名企業的領導者都力所能及地支持員工的工作,使自己成為員工克服困難的堅強後盾。麥當勞快餐店創始人雷·克羅克在辦公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到分公司各個部門走走、看看、聽聽、問問,當員工遇到問題的時候,隨時準備幫助下屬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曾有一段時間,麥當勞麵臨著嚴重虧損的危機,克羅克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職能部門的經理總是習慣於躺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於是他把所有經理的椅子靠背鋸掉了。最初,很多人對於克羅克的瘋狂舉動難以理解,但隨著經理們紛紛走出辦公室,深入員工中間,幫助員工們現場解決問題,大家開始漸漸明白了董事長的苦心:原來董事長希望通過"走動管理"的方式使經理與員工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新的管理方式實行一段時間後公司最後扭虧為盈。
通用電氣公司的韋爾奇對於下屬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吝指導,竭盡全力為員工開展工作提供資源保障。CNBC電視頻道的《商務中心》是通用旗下的一檔頗受歡迎的節目,2001年4月底,該節目的女主持人蘇·埃雷拉給韋爾奇打了一個電話。她告訴韋爾奇:著名節目主持人多布斯又回到了CNN電視台,主持《貨幣之線》節目,由於《貨幣之線》與《商務中心》處於同一個時間段,這會嚴重威脅《商務中心》的收視率,為此,她希望韋爾奇能發來一封電子郵件,以鼓舞她的團隊成員的士氣。
韋爾奇知道後,親自來到了蘇·埃雷拉的工作室,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裏,他與她的15人團隊並肩作戰,吃著餅幹,喝著可樂,一起討論幾十個應對方案。通過韋爾奇身體力行的協助,星期一節目播出的時候,《商務中心》與《貨幣之線》打了個平手,星期四《商務中心》的收視率就高多了。正是韋爾奇的親臨指導,使CNBC團隊成員增強了戰勝對手的決心,沒有在收視率之戰中敗下陣來。
作為組織的領導者,管理者的任務之一便是去彌補員工或工作環境的欠缺之處,管理的有效性也往往取決於管理者彌補不足的能力。不過,提供支持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管理者在指導員工時,首先需要積極傾聽,然後提出自己的反饋意見,爭取讓員工的個人能力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兔子如何吃掉狼和野豬--成為最能幹、最有權力的主管
內涵小笑話
一隻兔子在山洞前煞有介事地忙忙碌碌,一隻狼經過此地,問:"兔子啊,你在幹什麼?"兔子抬起頭說:"寫文章。"狼接著詢問:"什麼題目?"兔子說:"淺談兔子是怎樣吃掉狼的。"狼聽後哈哈大笑,他認為兔子太異想天開了,於是兔子把狼領進了洞裏。
過了一會兒,兔子走出了山洞,繼續寫文章。
一隻野豬走了過來,問:"兔子,你在寫什麼啊?"兔子一本正經地說:"淺談兔子是如何把野豬吃掉的。"野豬認為這是天方夜譚,於是野豬也被兔子領進了洞裏。
最後,在山洞裏,一隻獅子坐在一堆白骨之間,一邊打著嗝一邊讀著兔子交給它的文章--《一隻動物,能力大小關鍵要看你的老板是誰》。
趣評:強將手下無弱兵,卓越的領導者往往能夠培訓出精兵強將,進而打造出一支戰鬥力超強的合作團隊。
知識鏈接
美國管理學家D·布羅克指出:"跟隨一個最能幹、最有權力的主管,比較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比較能夠掌握機會。"激勵員工的過程近似於發掘員工潛力、增長員工職場經驗的過程,從這個層麵來說,管理者還間接地發揮著"師者"的作用,管理者個人工作能力的大小決定了其下屬在職位上的發揮。如果一個管理者自我管理意識很強,勇於承擔責任,把工作視為人生的追求,開辟一切途徑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往往說明他對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易於在員工培訓方麵表現出同樣的性格素質,以高標準要求和指導員工的工作。由此來看,管理者工作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下屬的進取心與工作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