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管理。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以團隊為基礎的工作模式能夠擁有更高的績效。這是因為,與其他工作方式相比,團隊能把互補的技能和經驗彙聚到一起,並能夠獲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就必須懂得團隊管理。

隨著職業經理人階層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團隊管理,探究其中的哲思與奧秘。不過,關於"什麼是管理學"的問題,不妨先看這樣一個小笑話--

一個美企管理者到德國子公司考察,當地公司派了一位業務員約翰接待他,這位業務員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帶領美國人遊遍德國,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年後,美國人再次來到德國這家公司,對接機的司機說,自己還想找那位名叫約翰的業務員作向導。司機回答:哦?我勸你還是換個人吧!約翰"業務員"已經成了約翰"經理"了,如今他什麼也不會,隻會坐在椅子上衝別人哇哇大喊大叫……

對於很多管理學的外圍看客而言,他們所能想到的團隊管理就是管人,雖然也知道這是一門偉大的學問,但對於其中的理論邏輯卻從未知曉。因此,團隊管理有如佛龕上的供神,雖然被很多的人叩拜,但它真正的理論精髓卻從未到達人心。

如果你曾經自主經營企業,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可能產生過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我所招聘的人在麵試的時候看起來十分優秀,但招至麾下後,卻屢屢表現失當,不能按照職務的要求完成工作?難道我真的慧眼失察?

為什麼我為某個員工加了薪升了職,他卻依然要拂袖而去,毅然倒戈投向我的競爭對手?

為什麼我把公司的重要部門全權交給某個員工管理,對方不能全心全意共同創業,反而另起爐灶?

……

如果你在企業中已晉升為管理階層,在行使職能的時候,你也許對這些問題迷惑不解--

公司從外麵聘請專家為員工進行培訓,本來是為了提升公司的業績,然而不料培訓後,羽翼漸豐的員工非但沒有對公司的栽培感恩圖報,反而提出加薪的要求,甚至選擇離開公司。如何才能避免出現"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培訓後果呢?

為什麼績效考核結果公開後,員工常常怨聲載道?

為什麼我每天盡心竭力地工作,仍然疲於應戰,而另一個部門的主管卻能優哉遊哉地與客戶享受打高爾夫的樂趣?

……

對於上述種種問題,本書進行了微妙的解析,不過杜絕了正襟危坐的形式,而是遵照寓教於樂的原則,以笑話觸摸團隊管理的精髓。這種立意,一是希望讀者在開懷的瞬間,能夠有所體悟,能夠從笑話中透析團隊管理的理論內涵與實踐價值;二是想說明,管理學並非真的有如皇宮生活那樣不能體察,它隱含在談笑間、幽默處,正是普通大眾常常在不經意間所流露的哲思洞見。

翻閱此書,你還能在談笑間與許許多多的管理定律不期而遇,它們濃縮了眾多管理學者和企業經營者的思想精髓,既豐富了管理學的內涵,也擴充了管理學的理論框架。比如,此書所涉獵的管理定律包括:揭示企業新人尷尬處境的蘑菇管理定律,為企業的薪酬設計提供指導的德西效應,優質員工驅除劣質員工的格雷欣法則,強調製度麵前人人平等的熱爐法則……

總之,這本《笑死人不償命的10萬個團隊管理冷笑話》,從智趣的角度審視團隊管理,希望通過這種曲徑通幽的手法,能使讀者笑中有智、笑中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