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昭輕咳一聲。
“阿昭素來都是守信之人。”
.
比武招親告一段落後,衛瑾與阿昭在明年與明修的掩護之下偷偷地離開了宛國。宛王站在城門上,看著他們兩人策馬離去的背影,輕聲歎道:“寡人看到王姬與衛郎的第一眼,便知道女大不中留。”
明年笑道:“妹妹不適合宮中,與其讓妹妹以後怨恨父王,不如從一開始便讓妹妹對父王心存感激。”
宛王歎息一聲。
.
天山派。
大長老眯起眼睛打量著阿昭,“子卿呀,這是徒孫阿昭麼?”阿昭笑吟吟地行了一禮,“阿昭拜見大師祖,二師祖。”
二長老欣慰地道:“子卿呀,不容易呀,竟然沒有養死。”瞅了眼兩人十指相扣的雙手,二長老摸摸下巴,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來。
衛瑾道:“二師父……多慮了。”頓了頓,衛瑾進入正題,“當初大師父在子卿下山時曾為子卿算了一卦,說子卿命中有三個劫數,隻有渡過三劫才算是完成曆練。大師父還說,阿昭是我的第一劫。”
大長老重重一咳,歎道:“子卿呀,為師老了,最近記憶不怎麼好,連昨晚吃了什麼都不記得了。”
衛瑾笑道:“不管大師父的算卦是真是假,子卿都心存感激。”若無師父的算卦,興許當初在重光穀便不會收阿昭為徒。他又道:“子卿此番前來乃是與兩位師父告別,子卿欲與阿昭離開天雲大陸。”
大長老頷首。
衛瑾與阿昭跪下磕了個頭,之後兩人又與天山派一眾弟子拜別。黃昏時分,他們才離開了天山派。出天山派時,兩人遇到了沈檀。
阿昭褰簾,喊了聲:“沈師伯!”
沈檀拉住馬韁,側目望去,見到是衛瑾與阿昭,他微微一笑,“是要離開天雲大陸了麼?”
阿昭笑了笑,“沈師伯未卜先知呀。”
衛瑾含笑問:“師兄是要回天山派?”
沈檀道:“嗯,剛好有些事情。”沈檀從袖袋裏拿出兩個瓔珞項圈,遞給了阿昭,“送給你們的禮物,此番一別,恐怕不會再有相見的機會了。”
“多謝師伯。”
沈檀道:“也不與你們多說了,我還有急事要與大師父相談。”說罷,沈檀策馬前行,阿昭也放下了車簾,片刻後,沈檀忽然停下馬來,看著夕陽之下的馬車漸行漸遠。
他也記不清是第幾回看到這樣的場景了,不過他知道這兩人無論哪一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好,都能安然無恙地度過,最後白頭相守。上天定好的命數無法改變,注定相守的人最後必然會在一起,注定會生離死別的人也一樣,如同他。
.
路經重光穀時,馬車停了下來。
阿昭指著夕陽下影子被拉得長長的大樹,笑道:“師父,當初阿昭便是在那兒用白麵饅頭砸你的。”十幾年一過,那顆大樹依然還在。
阿昭笑道:“若是阿昭不砸你,師父就不會收我為徒了。”
衛瑾說:“這個也不一定,興許為師還會在其他地方收你為徒。”他攬上阿昭的腰,包裹住她的手,手指輕輕地摩挲著手背。
阿昭問:“說起來,當初師父為何要給我取名阿昭?”
衛瑾低頭親了親阿昭的側臉。
“啊,我記起來了,師父當時是看到蒼穹之下日光昭昭,所以才給我取名阿昭的吧。”
衛瑾低低一笑,在她耳畔輕聲道:“現在看來應該是蒼穹之下,為師對阿昭……其心昭昭。”
(完)
作者有話要說:~\(≧▽≦)/~啦啦啦,完結啦,還有一個番外君~~~謝謝澄心的地雷~~~
捧臉,非常感謝大家一路支持蛋大到最後這裏,灰常灰常感謝大家!寫完沈婠後再寫這篇文,我寫得很高興也很輕鬆,不過我知道這文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我下一篇會努力改進!再一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下一篇文也是古言《鳳歸來》,會在十一月開坑,哪一天也不確定,大概是講一個姑娘逆襲反轉的故事,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收藏我的專欄,開新文會有通知~~或者關注我的微博~~
另外我開了這本書的定製,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戳一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