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附錄三 :馬雲——帶著仇恨競爭一定失敗(演講稿)(2 / 3)

另外一個故事。幾年以前,星巴克的創始人,CEO霍華德·舒爾茨和我講一個故事,真實的故事,我覺得我們很多人去思考這個問題,去看看這個故事,挺有意思。他說到倫敦去出差,走過倫敦的牛津大街,這裏是寸金之地,這裏有一個很小的門臉,賣奶酪,賣奶酪跟賣鹽一樣,很辛苦,不賺錢,看到一個老頭穿得很幹淨賣奶酪,他走進去問一個問題,說這條街的房租這麼貴,你賺的錢能夠付得起這個房租嗎?老頭說,買10英鎊的奶酪告訴你。他買了之後,他說,你說到底付不付得起房租?老頭說,年輕人,你過來,把頭伸出去看看,這條街上的大部分的房子是我們家的。我們家世世代代以賣奶酪為生,賣奶酪不知道幹什麼,把這個錢買一個店麵,今天賣成這個樣子。我今生就喜歡做奶酪,我兒子還在做奶酪,我們祖祖輩輩覺得這是一個幸福的行業。

企業做幸福了,你永遠舒服,不要去跟人家比,誰大,誰強,做快樂,做幸福,做愉快,我覺得這樣的才會真正的舒服,我一直認為,我們到這個世界來不是來做事業的,我們到這個世界賴是體驗生活的,是體驗做人的愉快。每個人就3萬多天,在座的人和我們一樣,每天過完之後,打一個叉,就越來越少好好過日子,不要老想做大做強,舒服就好。

善待員工,帶來的回報遠超過想象

我覺得管理一個企業最好的是通過文化、製度是去補充,彌補文化。一個優秀的國家和優秀的企業必須有文化來做。

假如你沒有一個很強大的文化體係,東拚一些,西拚一些,拿一些國外的法律製度未必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是政治家,我們當不了政治家,我們現在企業家講著講著就講成政治,好像比國家主席還大。我們都是企業,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的手段,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去完善這個國家,去完善人類的商業發展。我覺得今天我們沒有辦法,也做不了一個城市的文化,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公司的文化。文化,無非就是什麼是你的使命,為什麼做?怎麼做,價值觀體係,以及KPI,還有考核,文化一定是考核出來的,文化不是貼在牆上,有一個企業說,我們文化做得很好,4本雜誌,5個會辦報,那個是宣傳,沒有用。

我希望大家記住,影響你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你員工是否幸福,客戶是否滿意,是否因為你有優秀強大的文化,製度是來彌補發展這樣的文化。

我又要講一個我講了很多年的故事,這個故事影響了我,影響了我們的企業。1989年以前,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回來問,我們如何能夠做到這樣?這個故事就是說,豐田是如何打敗美國汽車的?大家有說戰略重要,有說設計重要,但是有一個故事說明問題。說在美國芝加哥,有一天晚上,下了大雨,有一個司機開了一輛車,刮雨器壞了,這個時候雨中來一個老人,這個人跑到車上把這個刮雨器修好。問他是誰?他說我是豐田公司的汽車的工人,我看到我公司的產品受到傷害,我有責任把這個修好。製度上不會讓你去看到壞車就修理,是文化,讓他做到這一點,我希望大家,假如你擁有這樣的員工的時候,你一定能夠成功,而這樣的員工是因為你有這樣心態對待你的員工,照顧好你的員工,你才有這樣的文化和這樣的員工。

我也告訴大家,21世紀最貴的是人才,企業也一定一樣。絕大多數的企業認為機器比人貴,很多人買機器的時候討價還價。我們聘請員工的時候,我們沒有想過給員工帶來好的條件,你沒有這樣想的話在21世紀一定活不好。今天以人為本的時代,互聯網時代,信息時代,數據時代,一定是人的創造力的時代。善待你的員工,投資在你的員工身上,他們給你帶來的回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什麼是人才,人才可以培養出來。什麼是養?就是給他失敗的機會,給他成功的機會。你要看著,不能讓他傷筋動骨,不能讓他一輩子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