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龍王,您這話說的不對。”麥裏莫尼對康帕內拉的話沒法反駁,但卻接過暴龍王的話,說道,“我東自在天的實力雖然稍弱,但其他自在天不敢打我們的主意,要知道攻打一國,兩國投入的兵力勢必會超過二十萬,各位想一想,東大陸損失了這麼多士兵,與西大陸的諾亞以及精靈的戰爭還能安穩嗎?”
許多大臣聽了麥裏莫尼的這番話後深以為然,除了貴族外,就連大部分親王心裏也暗暗讚同。不過這些這些王族小親王迫於十大親王的壓力,不敢明目張膽的支持麥裏莫尼。
元清帝長著漂亮的八字胡和一簇儒雅的山羊胡,他看了麥裏莫尼一眼後,說道,“那麥裏莫尼愛卿,那你認為該如何呢?”
麥裏莫尼雖然代表的是貴族利益,但他深受元清帝的寵幸。他是率先向元清帝效忠的公爵,而另外一位公爵索可薩哈過於軟弱,不像哈連那樣中立,被自己給拉了過來,所以才能活下來。
東西大陸各國的王族一般都控製在五十名左右,而公爵隻有四名,侯爵八名,伯爵十二名,子爵十六名,男爵二十名,隻有公侯伯爵才是世襲的大貴族,而每個國家的這一百多名則王族貴族統治著這些國家的領地與權利。
元清帝對於王族與貴族之間的爭鬥很是喜聞樂見,以前無論是四大顧命公爵還是十大親王會議都是在限製自己的權利。十大親王大多是太後的人,四大公爵隻看重自己的利益,也許兩大陸隻有自己這個國王坐得如此艱辛,其他國家的親王與貴族權利極小,原因是因為權利集中於國王。而東自在天常常有女人掌權,太後往往給予她的娘家極大的恩惠與利益,卻從未想到給自己這個兒子帶來多大的困難。
十大親王裏有三個是先王的弟弟即自己的叔父,其他的則是自己祖父的兄弟,但卻是太後的家人。原本不能被封王的他們,在太後的提拔下權利滔天。
但現在,元清帝收攏了帝國兩個最傑出的人物,沒落的親王康帕內拉,他有著極強的軍事天賦,而麥裏莫尼處理國家財政上卻很有一手,雖然貪了一點,但在元清帝眼裏並不是什麼大的缺點。
許多貴族還以為麥裏莫尼是代表他們的利益,卻不知道麥裏莫尼隻關心自己。其實這就像親王們認為康帕內拉出身是王族,雖然是沒落的王族,但也代表的是王族的利益一樣,他們都認為出身決定一切,錯了,大錯特錯!
元清帝許以麥裏莫尼的是財政長這個肥差,許以康帕內拉的是自己的恩惠與栽培,他們表麵上代表著爵黨與帝黨,但實際上隻是自己一個人的親信。
但是十大親王眼見自己的權利被貴族和康帕內拉分了許多,一塊蛋糕怎能容他人****?所以當陸修爾這個新銳出現以後,他們先元清帝一步屈尊拉攏陸修爾,並且讓家族裏的人不得冒犯,當暴龍王那個小子惹了陸修爾後,他們也是嚴厲地斥責暴龍王,可以說給足了陸修爾的麵子,所以陸修爾不得不承他們的情。
他們沒有用手段威脅陸修爾來為他們效命,先不說十大親王都沒有領軍的權力,單單元清帝會招攬他,這一點就讓親王們警惕。如果他們對陸修爾進行威脅,以陸修爾的性格,勢必會投向元清帝或是貴族一方。
但好在陸修爾有與十大親王合作的意向,隻要陸修爾能夠打下領地,那麼這些土地的所有者名單上填的就會是王族的名字。而王族要做的僅僅是對陸修爾的進攻進行支持,穩住麥裏莫尼等人。所以最小年紀都在六十歲的十大親王們昨夜聯合與元清帝通氣,但他們哪裏知道這一切正中了元清帝的下懷。
十大親王以為元清帝迫於自己的壓力,給陸修爾提供了許多便攜,但仔細想想,把司令長這個職位都賜給陸修爾了,難道一個國王能大度到這種程度嗎?
陸修爾同時接受了王族、元清帝兩方的拉攏,而因為自己的出身,大多數貴族對其也不是很反感,所以陸修爾才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成為東自在天明麵上的“三巨頭”。
陸修爾太年輕了,他也被捧得太高了,這會是一種死法——捧殺。
陸修爾被抬得越高就會摔得越重,這是三方人馬對陸修爾的一記殺招。
陸修爾成為司令長後的第一次戰爭,隻是帝都三方勢力對陸修爾的一次試探。
而三方勢力既彼此掣肘,又希望能夠製約,陸修爾看得很清楚,他們也同樣清楚。
但陸修爾卻知道一件事,貪婪是他們最大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