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坐坐,談談你的想法?(1 / 1)

之所以讓我越來越想寫這種題材的小說是因為去年的暖冬,暖冬在潛意識裏默默改變著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類。暖冬也大大的降低了人類對病毒的抵抗能力,使感冒發燒咳嗽以及其他病類的人群也大大的增加了,一向身體很好的我也加入了這次痛苦的“災難”裏。

暖冬帶給人類最終的結果會是什麼?這不能不讓我們往更深遠的地方去思考,去反省。人類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環境的汙染也是阻擋不了的,但我們要齊心協力地把汙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對於出生在黃河一北的人們來說,每年冬天都會見到幾場大雪,雖然大雪一年比一年小了,但還能見到。可,今年卻沒有見到皚皚的積雪,就下了一次雪花卻可憐的隻濕了一個地麵,這是我記事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也是自古以來罕見的沒有發生的反常現象。還有每年都落下的樹葉去年冬天卻依然掛在樹梢,讓這裏的人們第一次感覺到冬天不再像冬天。

2006這個難忘的冬天終於過去了,感冒還沒有完全好的我大年初三站在窗戶裏往外看,白茫茫的天空被鞭炮汙染的更加嚴重,卻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本不應該屬於冬季有的東西——蚊子。我不敢相信的看著玻璃窗上的那隻大蚊子,這讓我感到暖冬不單單隻是溫度上的問題,更多的問題會因為暖冬的出現而讓我們人類意想不到。

記得小時候隻要是晴天,抬頭就能看到藍天白雲,夜晚就能看到繁星點點,還有那長長的銀河係阻隔了織女與牛郎星,都能清晰可見;如今我們很難再看到這一切了,在這短短的不到二十年裏卻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在這裏我想說一說我們家三代人的親眼感受,奶奶說:她小時候隻要是下場大雨平地就能捉到大魚,媽媽說:她小時候隻要是下大雨她們就拿著推網子或洋鐵盆去水溝裏撈魚,到了我這一代下在大的雨也見不到魚了,溝底,河底總是幹裂的張著大嘴,像永遠饑渴的“魚”。在祖祖輩輩的人眼裏水這個上天賜給的東西是永遠不會缺少的,可,到了我這一代被祖先們認為不可能缺少的東西卻悄悄的逃跑了。水位的急劇下降讓我感到潛在的威脅與壓力,讓我擔心起來我們人類的後代,當有一天人類缺少了人類賴以生存的水了,我們的後人應該怎麼辦?現代的我可能是杞人憂天了,但,這一天遲早會來的,說不定很快。

人不能太自私光考慮個人,我是一個很少去澡堂洗澡的人,偶爾冬季去幾次,我卻發現了人的一個通病,搓背和蒸桑拿時不愛關水管,隻要是我看到的我都會第一時間跑去關掉它,在關了一個又一個的時候我又再想,我一個人能關掉幾個,再說我隻是偶爾來這種公眾的地方,隻有讓每一個人都自覺養成關水管的習慣,不要認為自己掏了錢就可以隨便浪費了,不要光看眼前,更不要光想著自己,地球上的每一個資源都是我們人類共有的,不要認為你沒有擁有就不是你的,要有一個公眾心理,要想著去節約每一點每一滴能源,從你做起,從現在做起。

能不用的則不用,能不開的則不開,能走路的則走路,能不坐車則不坐,能坐公交不要打的,能打的的不要開私家車,這是我個人的理念。我也是這樣做的,我一個人的時候再熱的天氣我沒開過空調,再冷的時候不會開暖氣(即便是手腳凍壞),能走路我決不坐車,這不隻是為了節能一點錢的小問題,更重要的是保護環境,不要因為自己再讓這個地球多一份汙染。

如果你感覺這樣委屈了你自己,那就想一想古人吧,他們能做到的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實際我們今天的人類比起古人已久夠幸福的了。

我不是環保大使,但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決不是說說而已,希望你看到後多少有點想法,也多少有點行動,這就足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