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1 / 2)

“一萬人馬,那也不足為懼!”路博德道。

霍去病看他一眼,道,“這一萬人馬,可不是一路上看到的那些烏合之眾。休屠王既然決議攔截我軍,必然是下了血本。一旦河西走廊被打通,漢軍和西域諸國裏應外合,對匈奴將造成巨大的影響。我們能看得出這個問題,匈奴單於又豈會看不懂?到時候腹背受敵,休屠王首當其衝,就衝著這一點,他也不會讓我們輕易離開。更何況他背後還有匈奴單於的命令,所以這一戰,將會比之前的所有戰役都要艱辛。”

他的手指,輕輕在地圖上敲了敲,又道,“一萬人隻是保守的估計,如果我是休屠王,此刻必然遊說附近各大部落,共同抗擊漢軍,這是折蘭王的領地,這是盧侯王的領地,兩個部落雖然算不上什麼大族,所有的軍力集中在一起,也相當可觀。”

我怔怔地看著他,他的推斷,竟然與事實相差無幾,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戰爭天賦,料敵先機。不知是他天賦異稟,還是後天在衛青的引導下,耳濡目染,無論是高度還是深度,都比別人更勝一籌。對於一個不過十八歲的少年來說,獨自率領萬人大軍,深入敵後,力克比自己實力雄厚的匈奴聯軍,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沒有後援,沒有糧草,他卻能坦然自若,毫無懼意,我驚異於他的分析,更驚異於他的悍不畏死。

這些他都想到了,不需要我去提點,而他的態度,一直是積極的,果斷的,不像我這麼暗自嗟傷,瞻前顧後。這便是我和他最大的差別。在他的字典裏,從來不存在退卻這個字眼。

營帳裏的氣氛稍稍有些沉寂,眾人都在思考著年輕將軍的話語,如果是這樣,那麼前麵將要麵對的,是一場九死一生的戰役。這些人都身經百戰,自然明白其中的風險,不少人側過頭去看地圖,有人遲疑道,“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改變路線,攻其不備?”

“沒有用!”說話的卻是趙破奴,“匈奴人對自己領地的了解,就好似我們對自己的手足。天上飛的兀鷹,地上跑的牛羊,都可以作為他們的耳目,稍有風吹草動,他們比我們還明白。更何況他們如果要攔截我們,一定會選一個我們必經之地。”

眾人又都抬頭去看霍去病,等他示下,他點了點頭,表示同意趙破奴的看法,“趙司馬說的沒錯,改變路線還不如加快速度,趁他們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迎頭痛擊。匈奴人的優勢在於對地域的了解,若是在人馬方麵,我軍卻不遜於他們,集兵布陣一向是匈奴人的弱項,一旦狹路相逢,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直接插進去,衝散匈奴人的陣型,臨時集結起來的隊伍本來就缺乏統一性,他們各自為戰,實力會下降不少。”

眾將領紛紛點頭,高不識道,“那將軍以為,誰做這個頭陣合適?”

“這是扭轉形勢的關鍵,領軍之人不能有半點退縮,須得速戰速決,”霍去病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了一圈,不少人已經開始躍躍欲試,“將軍,我去!”

“將軍,也該輪到我了吧?”

“將軍……”

他笑了笑,“你們都不用爭,我身為三軍統帥,這一戰,自然由我來打頭陣。”

我定定看著他,他的笑容淡淡的,在人群中是如此耀眼醒目。

原來他說的那句話是這個意思,他早就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所以才要高不識護我周全。一萬人的生死存亡壓在他的頭上,他以自己的果敢和勇猛,為這群人指明了方向。

“不行,將軍作為主帥,不可以身犯險。”路博德第一個表示不同意。

七嘴八舌的阻擾聲紛紛響起。

“將軍不可,倘若將軍有什麼損失,我軍群龍失首,將不堪一擊。”

“將軍,還是由屬下來打頭陣合適!”

“將軍應坐鎮後方,指揮前軍衝刺,豈能輕易犯險?此是兵之大忌!”

……

眾人吵得熱鬧,霍去病隻是看著,也不作聲,直到眾人吵得差不多了,他方才道,“大敵當前,需要有人力破敵軍,以壯我軍聲威。你們之中,若是有誰的武藝比我強,有把握在半柱香的時間能衝破敵軍陣營的,便可以擔當這個重任!”

眾人的爭議聲便小了下去,還有人不甘心,道,“將軍,此事風險極大,將軍還是……”

霍去病擺擺手,將他的聲音壓了下來,“好了,都給我住口!我身為統帥,更應該身先士卒,以振士氣,敵人重兵把守,如果我們畏首畏尾,氣勢上就輸了一茬,後麵也不用打了。我意已決,你們不必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