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12點才從冥園公墓回到家裏,鄉親們也都表達了對王慶山夫婦去世的惋惜,並安慰王哲,要他好好生活,別讓他父母走了也不放心。王哲對這些熱心的鄉親們心裏很感激,也表示等父母頭七過後好好感謝那些幫他置辦父母喪事的鄉親。
就這樣,王哲在靈堂守著父母靈位過了七天。每天早上就靜靜的跪坐在那,有來悼念的就起身鞠個躬道聲謝,然後又一動不動跪在那,一整天除了吃飯就沒挪過窩。
就像行屍走肉一般渾渾噩噩過了一個月,王哲總算是從父母逝世的打擊中恢複過來,這一天王哲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正看到一則新聞,唐都古玩城有人撿漏了,撿了個大漏,一副伯虎落霞孤鷺圖被人十萬從古玩攤收走,轉手給思雅拍賣行一千五百萬收了去,一轉手一千多萬的利潤。
唐都作為在兩千多年前就以城市的形式存在,曆經了滄海桑田的更迭,在漫長的曆史中數次成為王朝都城,有著極深的曆史沉澱和文化底蘊。唐都一共有三個古玩市場,分別為北門舊貨市場,關聖廟古玩市場和剛剛開業的西城古玩街。其中又以關聖廟古玩市場的物件相對好一些。
關聖廟古玩市場形成於一九九三年,除了關聖廟街裏邊的唐都收藏品市場,還包括分布於整條關聖廟街兩側的眾多古玩店鋪和沿街地攤,隨著一九九六年外地城市古玩市場的古玩經營商戶陸續遷入,關聖廟古玩市場越發的繁榮昌盛了。雖說比不上北京的琉璃廠和潘家園之類的大型市場,但也算得上不小了。而且作為曆史上盛唐的都城,傳說中楊公寶藏也在這個古城,所以經常可以聽到某某在關聖廟撿漏了,在北門撿漏了之類的,王哲這一個月都在家裏宅著,這時候倒是靜極思動了,想去那關聖廟古玩城逛逛,撿漏什麼的不敢想,權當散心好了。
王哲一大早打車來到關聖廟,在街口就下車了,裏麵禁止機動車行駛,王哲隻好從關聖廟街口走進去,一路都是密密麻麻排在一起的地攤,每個攤位上都擺著或多或少的物件,有青銅器,陶瓷,玉器,木雕,骨雕……林林總總,類別繁多,整個一條街擠得滿滿當當的。
唐都曆經一千多年的朝代更迭,特別是經過了唐末打亂之後,遺留下來的寶貝數不勝數。然而,經過了八十年代的大收購之後,包括一些高古文物在內,明清之前的早期精品古玩,尤其是家具瓷器,在市麵上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能夠見到的多數都是在當時被玩家們所忽略的清晚期及民國的家具、瓷器、雜件之類的。想要找到更老一些的物件,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夠撞大運了。
王哲是抱著散心的想法來的,倒是不管他有沒有真家夥,老家夥。他就是外行看熱鬧,看到喜歡的可能掏個三瓜倆棗,但你要想讓他花個千八百的買個清朝筆洗什麼的,哪怕是真的他也的尋思尋思。
走馬觀花地晃著看了十幾個攤子,沒有發現一件感興趣的物件,都是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新做的。即使有幾件看起來老一點的,也不是王哲感興趣的,所以他也就信馬由韁的繼續往前晃達。
在走到一個稍微大一些的攤子時,正見到攤主在對著一個客人神侃。
那攤主左手裏拿著一青翠欲滴的珠子,右手伸出食指,指著手裏的珠子說道:“你看著這水頭,翠綠喜人,它就算不是古件,也是上等的翡翠啊,這也就是您來的巧,要不我早擺出來一準就讓人買走了,你今天是正趕上了,這是我前兩天剛收的,今天第一天擺出來。這東西您送人絕對物超所值,自己把玩也自得其樂不是啊。”
那人不太相信,帶著點疑惑的眼神,問那攤主:“我怎麼相信你說的就是真話啊,誰知道你是不是騙我?”得,看樣子還不蠢。
攤主也明白,一句兩句根本拿不下來,接著忽悠道:“這你就不懂了,我能拿著老東西騙人嗎?我跟你說啊,這個玩意兒是有來頭的,可做不得假,你知道原來唐朝那個建成太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