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的開始,總是上一個故事的結束。說祁瑕的青春,不得不說她家祖輩父輩的的事。中國的農村,包辦婚姻的不在少數,更何況是那樣的年代。
祁家是沒落的封建官僚家族,清朝時,家裏的老人得了功名,於是,回到家鄉,做了地方官,倒也顯赫一時。
民國時,家裏的男人染上賭癮,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家產經不起折騰,很快就所剩無幾,好在當時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於是祁家名門的地位勉強保住了。抗日戰爭時期祁瑕的太爺爺終於將家裏的祖產敗光,唯一的大宅也被戰火銷毀,祁老太太帶著一家老老少少,跋山涉水從山西流浪到安徽,等到安徽回首望去,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祁瑕的太爺爺,在逃亡中走失,還有許多家人也多失散,最後在一起的隻有祁瑕的太奶奶和她的五個兒子。
祁家長子,帶著老二老三乞討養家,老四老五跟著匠人學徒。後來各自娶妻,老大死得早,隻留下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老二最命苦,剛娶了媳婦不久就喪妻,留下一個女兒,好在後來的妻子是善良的,又為他生下一兒一女;老三娶了個婦人,隻為貪圖財產,可惜一生無子;老四憨厚老實,妻子生下一子就跑了,自己辛苦度日;老五就是祁瑕的爺爺,娶了祁瑕的奶奶,那時條件艱苦,祁瑕的大姑姑一出世便夭折了,她父親便是家中長子,後來又有了叔叔和兩個姑姑。
祁老太太的兒子們,或許是記恨當年老太太的親疏有別,又或許是婆媳不和,總之最後,除了祁瑕的爺爺,沒有人願意接老太太回家。本來便拮據的家庭,因老太太的加入,更顯窘困。以致祁瑕的父親三十歲仍娶不到妻子,沒有人願意把女兒嫁到那樣的家庭,逼不得已,祁瑕的奶奶花錢為兒子買了個媳婦。祁瑕的媽媽是被拐來的少女,所以一開始便對祁家人充滿敵意,可是同行被賣的姐妹皆屈服了,她掙紮著也不再有力,漸漸地,便也死心。本來,祁瑕家雖不富裕,卻也不致太不堪,可祁瑕的爺爺也延續了上輩的賭性,總是不顧一家老小的生死,變賣家當,直至祁瑕出世,他才稍有收斂。那時祁老太太早已過世,她最寵愛的長孫有了女兒,她也不知了。
祁瑕三歲以前不可謂不幸福的,那時,她的姑姑都沒嫁人,叔叔訂了親,爸爸在學手藝,媽媽被全家人捧在手
心。雖然,爸爸重男輕女,媽媽恨她,可還是有那麼多人疼她,她是全家的小公主。四歲那年,祁瑕的媽媽懷了妹妹,可是卻意外流產,這件事對家裏的打擊太大,最接受不了的便是她的媽媽。祁瑕的媽媽在那一年失蹤了,從此她的爸爸也在外麵不再回來。爺爺奶奶帶著祁瑕,過著清平孤寂的日子,叔叔出外打工,不久也與未婚妻分手,姑姑們都嫁了人。她不再是家裏的公主,村裏人可憐她也嘲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