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西涼諸侯(1)(1 / 3)

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被盧植、朱儁、黃埔嵩三位大將鎮壓之後,東漢朝廷不但沒有趁勢崛起,反而加大了油門向下坡路衝去。

此時東漢漢靈帝已經病入膏肓,臨死之前還沒有確立太子,比以前幾個皇帝幸運的是,他的性能力還行,至少也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劉辯,因為從小在姓史的道士家裏托管,所以被稱為史侯!另一位皇子叫劉協,因為殺豬世家出身的何皇後不願意看到別的女人給皇上繁衍後代,尤其是這種帶把的後代,所以就幫他除掉了不少,在這種情況下,董太後隻能親自來撫養,所以被稱為董侯!

漢靈帝臨死之前,召見大臣。兩個兒子都是親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讓誰來繼承這個混亂不堪的大帝國呢?漢靈帝有點拿不定主意,想來想去,他就對文武大臣們說:“劉辯這孩子有點腦殘,朕覺得劉協很像我,已經具備了正人君子的雛形,將來再加強教育,肯定可以變成我這樣的好皇帝!”

下麵的大臣差點哭了,漢朝有您這麼一個大昏君就行了,再來一個,鐵打的王朝也承受不起呀,您還是快點死吧!死了換個好的,或許江山還有救!

結果在大臣們的一致詛咒之下,漢靈帝終於戀戀不舍地咽氣了,和他的祖先們一樣,同樣沒能過得了四十歲大關,享年三十四歲。不過在臨死之前,漢靈帝留了一手,他為了防止外戚大將軍何進專權,先是分化了禁軍的兵權,把原來的北軍改為了西園八校尉,分成了八個小的組成部分,任命了八位看起來還算忠心的將領。

這八個人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殿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於瓊!

這裏麵有幾個人物,都是以後稱霸天下的諸侯,現在說起來還太早,需要成長一段時間,所以還是先說說選皇帝的事情吧!

蹇碩是個宦官,當時是小黃門!他是西園軍八校尉的一把手,也是漢靈帝最信得過的人,既然決定要把皇位交給劉協,那麼漢靈帝也就把劉協托付給了蹇碩,可是詔書沒有來得及下就一命嗚呼了。

這樣一來,東漢朝廷的官員們又要開始公投選皇帝了。當時東漢朝廷分為三股勢力,第一股最強大的是外戚集團以何進為首,第二股是士大夫階層,為首的是太傅袁隗、第三股就是宦官集團。三股勢力,在此一個特定的時期之內,實力相當,不分伯仲,各自都有幾招殺手鐧,就等著皇上咽了氣才使出來。

作為外戚勢力的宿敵,宦官集團的蹇碩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大將軍何進掌握權力,因為那樣一來,宦官就不能作威作福了。可是皇上沒在詔書上麵簽字,也就是說劉辯和劉協都有資格繼承皇位,而幸福的劉辯可以“拚娘”,因為他的娘親是何皇後!而劉協沒有娘可以拚,他老娘已經被何皇後給毒死了,拚奶奶勢力又有點弱,所以關於擁立劉協即位,實際上蹇碩知道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任務!

可是難度再怎麼大也要幹,因為他已經鬱悶地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劉辯上了台,何進大將軍一定會向宦官開刀,而他手握禁軍,所以就成了出頭鳥,肯定第一個挨揍!激動不已的蹇碩,渾身的羽毛都豎起來了,既然如此,那就幹吧,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劉宏沒死之前,他就想了個轍,想把何進調到地方上掛職,美其名曰:剿匪!可是眼看著皇帝要咽氣的何進,也不是純粹的傻子,他借口兵馬不夠,向皇帝請求先讓自己的親信袁紹去外麵招兵買馬,回來之後再去剿匪。實際上就是等著皇帝咽氣,拖延時間。蹇碩的第一次陰謀被何進給挫敗了。

漢靈帝死後,蹇碩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因為馬上就要公投了,國家的重臣們需要先開個碰頭會,於是蹇碩就派人去邀請何進,何進傻不愣登地腆著大肚子就去了,剛到門口,見到已經被他賄賂得一塌糊塗的宦官潘隱,直跟他飛眼兒!

何進心想,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想要跟我搞基!這個時候恐怕不好吧,皇上剛死,大家都忙著呢!這性子也太急了!可是潘隱不管這些,眼珠子都快飛出來了,這時候何進才明白,這裏麵有陰謀啊!

翻身上馬逃離了現場,直接就奔著自己的軍營去了。但是,何進沒有辦法立即向蹇碩發動攻擊,因為他沒證據,總不能憑潘隱的幾個媚眼,就給人家定一個謀反的大罪吧,就算當時的法律不健全,也不至於如此無法無天。況且蹇碩手握重兵,也是個實力派人物,不容易對付啊。

想來想去何進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你不是要擁立劉協當皇帝嘛,嘿,我讓你幹不成!他派兵包圍了“百郡官邸”,就是各個封國的王爺和大臣們住的地方,扣留他們的旅遊證件,不允許他們出境。

如此一來全國的文武大臣都被何進給控製了,沒有人出席皇帝的登基大典,那還擁立個屁呀,什麼也別想了,何進這一招劍走偏鋒也算夠絕。

漢靈帝死的第三天,由於劉辯是長子,而且得到了何皇後,不,現在升職了應該叫何太後的支持,名正言順地登上了皇位,何進把百官也放出來了,大家歡天喜地地參加了登基大典,都以為國家要太平了,又可以過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