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愛,是你的眼睛看我的世界

我叫莫秋言,在北方的小城市裏長大,是一個生性窩囊,但勇於實踐的大男孩。

十七歲以前,到過一些主觀意識裏的大城市,但從未有機會做長久的停留。我的少年時代,是從坐在寄居的胡同屋頂上,看天空盤旋而過的飛機開始。那個時候的我,向往著有一天,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實現一次飛翔。

直到十八歲,我在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召喚下,一個人拎著笨重的行李箱,緊握著父母節衣縮食湊齊的學費,踏上了南下的綠皮火車。又在意氣風發的詩意年華裏,與那座偏安於南的城池,產生過千絲萬縷的關聯,然後是在散場的時候,亦步亦趨地與四年的青春做長久的告別。

再到後來,二十二歲的我,又懷揣著大學畢業證書,徑直邁進了橄欖綠的營房。在身著綠軍裝的日子裏,我每月領取著三百元的津貼,在整齊的深牆大院中,繼續愉快地做夢。我退役之後,即便遭遇了現實的當頭棒喝,但是在物是人非的背景中,我依然能夠笑著流淚。

二十幾歲,我沒有多少值得驕傲的事情,更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隻不過是一直在摸索著成長,在失敗中舔著傷口,在現實中跟自己博弈。這一切過往與體驗,正如你在書中即將看到的那樣。

二十幾歲,或許我們的命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不忍道別的地方說過再見,在脆弱無力的關頭接受過失敗,在孤單的路上走過很長的路,在迷茫的途中繞過很多的彎,但是這些過往的經曆,終無法將我們打敗。在我看來,它會成為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菌,並且隨著歲月的流轉,這菌會膨脹成為一股強大的人格能力,用於自我保護、偽裝、防禦和對抗。

三十歲之前,有夢想實踐障礙的我,過得慌亂且又疲憊,活得不安且又狼狽。想要安心工作,娶妻生子過平淡穩定的生活,但又害怕人生就此定型,原地轉圈;想要投資經商,但又害怕承擔不起失敗的風險,怕連父母的棺材本也一起輸掉;想要專心寫作,卻又害怕三言兩語不足以養活自己……正如你所見,在成長與奮鬥的年輪裏,我也是一邊爬著生命的格子,一邊咬緊牙關,疼痛不覺,窩囊著流淚。我經曆過失眠,經曆過失憶,經曆過失戀,經曆過失敗,走在形形色色的大街上也學會過失真,在情感的天平上又曾失重,卻在不寒而栗的三十歲到來之前開始失夢。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從來都沒有真正地失去過自己。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你我所經受的那些疼痛,都是生命賦予我們的使命,是人生必經的階段,更是一道隻能由自己獨立完成的命題。至於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用怎樣的生活方式善待自己,那是你的權利,將來的結果也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隻是當你選擇了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就不必在意別人以與眾不同的目光來看待。因為你早已站成了自己的風景,又因為在有限的人生光景裏,唯有自己不需要辜負。

完成這本書,我用了一整個春天,從陽台上的植物幹癟枯萎到葉綠新芽複萌,從我包裹著厚厚的羽絨棉服,直至脫成單薄的汗衫。這是鑲嵌在我生命中的一段自我修複的過程。我在自己的心靈花園裏抽絲剝繭,暗自修煉。為了探索自己,更是為了忘記自己。

敲完書中所有文檔的字節,然後點擊保存。我對自己說,最好的人生,最美的風景,都將從這個春天悄然複蘇,一切都是進行式。同時,我也想對你說,我的讀者,我親愛的朋友,屬於你們的最美好的時光,也才剛剛開始。不要以為隻有豆蔻的年華,才是尚好的青春;也不要以為錯過了最佳的時機,就無法繼續前行。

正如我在書中所說,人生就是不斷掉頭再出發。有些掉頭,可以讓你夢中拾遺,重新瀏覽未曾細數的風景,以更加篤定的目光重新遇見世界。有些掉頭,是為了急流勇退,更好地轉身,然後選擇新的方向,朝著未來再出發。

在人生旅途中,有些痛苦,不是背負得太沉重,而是走得太孤單;有些路,不是走不到盡頭,卻是看不到人影。那麼我願感謝文字裏的這場遇見,讓我們此刻於這裏相識,希望這隻是一個開始,因為我願意與你一起成長,一同經曆,並肩走進人生的風雨裏。北島說,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那麼今天,你通過文字走進了我的內心,更是親近了我的世界。我歡迎你的到來,謝謝你用眼睛、用心靈瀏覽我的世界,謝謝你聽我呐喊,給我以溫暖。

最後,每個人的理解都帶有自身的局限性,請原諒我隻能以有限的視角瞭望世界,感知人生。希望你在書中將有所得,更希望這會是一個契機,引起你更多的思考與共鳴!

謝謝!

莫秋言

二〇一四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