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又有捷報(1 / 2)

一看到高迎祥開出來的第一個條件,朱由檢心頭就是一陣冷笑:如果換成崇禎,鐵定會大喜過望,從而不顧一切的養賊自重。

可惜,朕是朱由檢,不是以前那個崇禎,所以,不好意思,你的完美打算注定要落空了。

看完後,朱由檢將信交給王承恩,讓他當中念出來,請大家一起商討……雖說朱由檢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可他想將這一條定位永例,免得將來還要為這類事情進行商量。

“陛下,老臣認為,當下國家疲軟,內有流寇,外有強蠻,攘外必先安內,當迅速平定內亂……老臣建議,應該接受高迎祥等人的乞降……至於他們乞降的條件,可以慢慢商談。”

“哼!首輔此言不僅荒唐,簡直是豈有此理!”

韓閣老的話還沒說完,就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官員先是重重地哼了聲,然後不給韓閣老說完話的機會,便迫不及待的站出來懟韓閣老。

“陛下,臣以為,高迎祥等反賊聚眾造反已經是大逆不道,更可惡的是,他們一路燒殺搶掠,給咱們大明朝的人力物力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如今被咱們打敗了,就想著投降活命……此等惡賊罪大惡極,罪無可赦,當處以極刑。”

是誰膽子這麼大?居然敢當朝懟韓閣老。

朱由檢仔細看去,原來是剛剛頂替了彭友功,成為禦史的吳景明。

之所以提拔他,是因為朱由檢聽所此人剛正不阿,又不拘泥於形勢,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看來,還真是沒看錯人。

“吳禦史,看問題不能隻看一麵,想解決問題,更不能隻看一隅,要看全局。”韓閣老赫然轉身,對吳景明說:“如果為了平定流寇,而將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於內,那麼,北方的蠻夷誰去對付?”

“首輔,您說的對,確實不能隻看一麵,要全麵看待問題。因而,下官更堅定的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否則,內部大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如何能夠全力對外?”

“內部的這些流寇隻是疥癬,外部的蠻夷才是大患,當分清楚主次。所以,老夫認為,對待內部,可以適當的安撫,但對待北方的蠻夷,如何安撫?一邊是滅國之危,一邊是自己人的小亂,該如何選擇,吳禦史,就不用老夫教你了吧?”

“首輔此言大繆!北方蠻夷確實是我大明朝的心腹大患,但僅憑他們,還不足以對我大明朝形成致命威脅,最終誰滅誰還不一定……而內部的賊寇則不一樣,如果任憑其發展壯大,他們自身會大量拖住我大明朝的兵力,同時,賊寇所造成的破壞力更是致命……簡單的說,外部終究是外部,再大無法對我內部造成多大的傷害;而內部之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個不好則又顛覆之危。”

兩人這一番爭論,也各自得到了一些朝臣們的支持。

“誰能保證,這些賊寇不會再度反叛?誰能保證咱們不會養賊自重?”

最終,吳景明無奈之下說出了一句話,讓所有人都鴉雀無聲,因為誰都不敢保證,誰也不會傻到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全家性命去為一群賊寇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