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鳥山石燕畫因百鬼夜行》高田衞監修.國書刊行會
《正法眼藏》衛藤即鷹.譯注.岩波書店
《臨濟錄》人矢義高.譯注,岩波書店
《碧巖錄》朝比奈宗源.譯注.岩波書店
《日本禪宗史》竹貫元勝I大藏出版
《中國禪宗史話》石井修道,禪文化研究所
《無門閔講話》柴山全慶,創元社
《禪門の異流》秋月龍岷,築摩書房
《禪學大辭典》駒澤大學編纂所.大修館書店
《臨濟錄提唱》足利紫山.大法輪閣
《箱根山の近代交通》加藤利之.KANASIN出版
《箱根の逆さ杉》大木靖衛等共著.KANASIN出版
上冊三一二~三一四頁以作中人物在小說內書寫的原稿之體載記述。由於此為小說內之原稿,故文申記載之(照片1)一(照片5)實際上並不存在。因此本書並未刊載該當之照片、圖版。
此作品出自作者構想,純屬虛構。作品中登場之團體、人物姓名及其他如有雷同,純屬創作之巧合。
鐵鼠訪尋出檻之牛,如何得悟?!——關於《鐵鼠之檻》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中一部特別的經典。
這書名裏雖然有個“經”字,但胡適先生在《白話文學史》中曾說這是一部“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這個故事(讓我們權且如此稱呼這本經書吧)大致上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佛世尊與眾菩薩大弟子的談話,闡述種種佛法精義;第二部分維摩詰出場,他既是了悟佛理的菩薩,也是人世教化的居士,現在臥病在床,於是佛便詢問弟子,有誰要去探病問疾;第三部分則是號稱“智能第一”的文殊師利領命前往探疾,結果眾弟子全跟了去,與維摩詰之間發生許多關於佛法的答辯。
故事最有趣的部分,大約就在佛想派人前去問疾的這個段落。
佛一個個地詢問,但每個被世尊點名的弟子。不管是舍利弗還是目蓮、是大迦葉還是菩提,全都不敢去見維摩詰;這些大弟子們不想出門,皆因自己從前弘法時都曾被維摩詰教訓,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種種修行,都被辯才無礙的維摩詰譏諷得體無完膚,麻煩的是人家講的硬是比自己有理,想反駁也無從施力。直到世尊問到文殊師利、他硬著頭皮答應去了,眾大弟子又像湊熱鬧似的一窩蜂全尾隨而去,像極了想看戲的好事之徒。會憶及《維摩詰經》,起因是讀完了《鐵鼠之檻》。
《鐵鼠之檻》是京極夏彥《京極堂》係列的第四本書;在我開始閱讀之前,便耳聞有人將本書與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第一本小說《玫瑰的名字》(II
nome della
rosa)並排而論,讀完之後,也的確會發現兩本小說在某些方麵存在著有趣的對照,不過這方麵正木晃先生在《宗教體驗會殺人嗎?》裏已然有精辟的見解,我也就不在此班門弄斧。《鐵鼠之檻》會讓我想起《維摩詰經》的原因,不是這種背景和設定上的模擬,而是兩書當中的某些論辯。
在《維摩詰經》裏,有很大的篇幅在談“空”,而《鐵鼠之檻》中,談的是“悟”。
我對佛法禪學都無甚研究,其淺薄的程度連“皮毛”都談不上,但《維摩詰經》裏論“空”的部分與《鐵鼠之檻》中談“悟”的過程,在我讀來,其實有點異曲同工的趣味——大乘佛教初起,說的即是“空”的概念,主張“諸法皆妄見……以妄想生”,最終要明了的,便是連“空”本身都是種假名權宜,不可執著,不可言說;而《鐵鼠之檻》裏,明慧寺中來自各宗流的眾僧,有的以這種方法修道,有的以那種方式參禪,終極目的也就是想要能“悟”,但“悟”又是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東西,鑽研公案想要漸悟也好,修行打坐想要頓悟也罷,無非都是想要進入那個超脫的境界,不再拘泥於各色實相,得嚐一種豁然開朗的愉悅。一開始似乎說得玄了。我們先從頭看看《鐵鼠之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