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年間,趙氏當政,遼帝年幼。雍熙三年,宋太宗乘遼聖宗年幼即位之機,發兵爭奪幽燕。三路軍初戰均較順利,但因存在兵力分散、配合不夠、糧草不繼、指揮失誤等弱點,反被遼軍所利用,節節敗退。最終,這次戰役以宋軍失敗告終。此後,宋軍隻能退守北境,而遼人的勢力範圍卻逐漸擴大。
在大宋的西北方,為西夏國,是大宋的第二個外敵。西夏國勢不盛擔野心勃勃,由於大宋也並不強盛,便對大宋邊境虎視眈眈,經常趁著宋遼開戰之際伺機行動,以牟取利益。宋軍和遼軍、西夏軍經常作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常敗,帶來政治、外交上的軟弱,隻能靠割地賠款以求和平。
北宋景德元年,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複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南十縣為名,發兵南下,宋軍連吃敗仗,十一月攻占重鎮澶州城北,威脅宋都東京。
遼軍南侵的目的隻是想對大宋進行物資掠奪和政治敲詐,於是出使大宋,表示同意與宋議和。宋真宗亦希望遼軍能盡快撤離,於是遣使向大遼求和。最終,雙方達成和議,約定宋每年給遼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對方逃亡的「盜賊」,雙方可以依舊修葺城池,但不得修築城堡、改移河道,並約定宋遼為兄(宋)弟(遼)之國。由於盟約在澶州(今河南濮陽附近)締結,澶州亦名澶淵郡,故史稱宋遼此次盟約為「澶淵之盟」。
以上是史上廣為人知的曆史。但是,在這場盟約中還發生過幾段不為人知的插曲。
在盟約之外,大遼要求將大宋公主第一美女許配予大遼耶律部族夷離堇耶律碩彥。這個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天下廣知,大宋第一美女當屬臨安城鳳莊蘭氏雙姝,隻要從她們之間隨意挑選一個定能成事。隻是,眾所周知,蘭氏姐妹是鳳莊莊主心頭的兩塊寶,要他割愛,難如登天。當朝佞臣丁謂、王欽若諂媚進言,主張罷免明相寇準的相位,並將蘭氏姐妹都送往遼國,以求得一時之安。若非鳳馳力勸,而宋太後又舍不得蘭箏離去,主張挑選妹妹蘭瑟和親大遼,宋帝或許真會接納王丁二人的提議。對宋帝來說是姐姐還是妹妹,都沒有什麼影響,他隻求大遼不要再采取任何的攻城奪地舉動。
那邊平淡如水,鳳莊這邊卻風起雲湧。鳳莊莊主故意支走蘭瑟之後,發狂似的砸了藏寶閣的古董裝飾。如若不是蘭箏及時趕到,想必整個藏寶閣都會被毀。
是命運的捉弄,還是天早已注定?蘭箏看著鳳馳因發狂而怒紅的雙眼,她了然一切,也作出了她這輩子最重要的決定。
大門正對的主位上坐著一個白衣男子。雖是昂藏七尺,卻長得麵如冠玉,眉如墨畫,唇紅齒白。他就是臨安城中的首富,人稱白玉公子的鳳莊莊主鳳馳。
此時,他看著跪在他麵前的女子,臉上卻有著困擾的神情,聲音裏透著無奈。
“箏兒,你起來吧!”
“公子,讓我代替妹妹出嫁吧。”蘭箏跪了兩個時辰,抬起頭第一句話就讓鳳馳陷入了兩難。
“箏兒,你這是在讓我為難。”鳳馳走到她的身邊,扶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