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屠刀之後做什麼?”
“立地成佛。”
“立地成佛之後做什麼?”
“拾起屠刀。”
江湖上,年輕一代殺手裏的一流好手方柔石,有問於“大破寺”高僧圓寂大師。
大師以一種已坐化了般的語態跟他說話。
早知道答案如此,他寧可不問。
因為他本就不想“放下屠刀”。
他隻是想早些“立地成佛”而已。
他一直自認為自己是武林中真正有實力的好手。
他有一把利得不可收拾的刀,還有一套快到無法形容的刀法。
他自少練刀,就是練非大成即大敗的刀法。
他相信,刀法劍招,一定要走偏鋒、行極端。因為刀和劍定的是生和死:不是敵人死,就是自己亡,所以不可能有中間路線可走。
做人可以中庸,快刀好劍,必取極致!
他的刀是他的。
據說,他那把刀,別人拿在手裏,要向他人出擊的時候,那刀鋒卻會回砍拿刀的人,除非棄刀,否則非把拿著它的人斫殺而不止休。
他不用磨刀石來磨刀。
他用手。
右手。
他左手執刀,刀鋒在右掌上磨。
刀鋒磨挲在他的掌心肉裏,就像一隻溫馴的小貓,摩挲在它主人的腳下。
那刀發出奇異的光采,──或許那就是一種陶醉的樣子。
方柔石臉上也有一種陶醉的樣子,彷佛在他手心裏摩挲著的,是一位美麗女子的柔荑。
他的刀已跟他的生命結為一體。
別人拿了他這把刀,隻能殺死自己。
他拿了這把刀,卻能殺掉最厲害的敵人。
這把刀仍在方柔石手裏,方柔石就是名敵手難逢的頂尖兒殺手。
這把刀若不在方柔石手中,方柔石就是方柔石。
方柔石在用著這把刀。
這把刀在用著方柔石。
這把刀好。
有一次,“鐵甲將軍”帶領麾下七名將領圍剿方柔石,方柔石一刀橫掃,七個人,連同鎧甲、藤甲、盔甲、金絲甲,還有鐵槍、鋼刀、銅牌、流星錘,一齊切斷:七個人,十四段,以及一地斷落了的重兵器。
一刀殺七人,刀口不沾血。
好刀。
另一次,“殺手王”王空虛偷襲方柔石。方柔石背後吃了一記,未返身便連鞘回刺一刀。王空虛立退。七天後,忽然發現胸腹間有一種決堤的感覺,然後他聽到刀鋒敲在胃門的銳響,他還未來得及低頭去看便已裂了膛,血濺七步,甚至不及發出一聲哀呼。這一刀,竟蘊伏了七天,威力才完全發作。固然,王空虛的內力也委實驚人,但這一刀仍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要命。
勁刀。
還有一次,“風雲變色”朱看天,向以反應快、出招快、輕功快稱絕於世,但既未聽到刀風也未見刀光,身首便分了家,人頭飛向半空,落下地來時居然還轉著眼珠問了一句:“你沒出刀,我的頭又怎會──”
快刀。
方柔石佩著刀。
這刀就似是方柔石的影子。
刀佩著方柔石。
方柔石就似是刀的影子。
刀名“屠佛”。
他武功高,刀法好,年紀輕。
可是名氣卻不如何大。
為了這點,他決意要殺最難殺的人。
“一流刀”劉留留的刀法是當世最奇詭莫測的。他在人身前出刀,對方卻在背後中刀。他攻下盤,對手卻傷在上身。他收刀的時候,敵人反而中了他這致命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