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艮業在隨從人員的護衛下,向典禮官作了個手勢,讓他們宣布比武大會的規則,如下:第一,所有在場的勇士不問出身,都可參加比武。
第二,勇士可以自行選擇對手,隻須用武器輕擊對方的武器。
第三,勇士打敗五名對手以後,便可晉級參加第二天的團體比武。第四,團體比武全體參加者將分成兩隊,人數相等,雙方可各盡所能,英勇拚殺,直到比賽結束為止。表現最出色的勇士,經親王裁定後,即戴上用薄金葉製作的、雕成桂冠形的頭飾。
比武結束後舉行群眾性的射箭比賽、鬥牛和其他娛樂活動,讓大家從直接參與中獲得更大樂趣。
這時比武場上五彩繽紛,熱鬧異常,人頭攢動。貴族、官僚、闊老和美女,幾乎全都彙集到了這兒;穿著形形色色、鮮豔奪目的衣服,構成了一幅歡樂輕快、奢華繁榮的景象;場內平地上則擠滿了市民,他們的衣著比較樸實,在那個富麗堂皇的圓圈周圍,形成了一條暗淡的邊緣地帶,既對它起了調和作用,也把它襯托得更加光輝燦爛。
典禮官宣布比武規則後,照例拉開嗓門大喊:“賞錢,賞錢,紳士們!”於是大把大把的金銀錢幣從看台上扔了下來。原來當時的風氣認為,典禮官是榮譽的保護者和記錄者,對他們的慷慨贈予是豪邁表現。他們也照例用響亮的呼喊答謝觀眾的好意:“美人獻出愛情,武士視死如歸,慷慨解囊得到讚美,英勇無畏人人欽佩!”
觀眾隨即大聲喝彩,一大隊號手也吹響了雄壯的曲子。聲音平息以後,典禮官紛紛退場,隻剩下兩個警衛留在場子裏,他們全副武裝,騎在馬上一動不動,像兩尊塑像。
這時場子北端圍場已擠滿了自告奮勇要參加比武的勇士,從看台上望去,那裏成了一片翎毛的海洋,其中夾雜著閃光的頭盔和高舉的長槍,槍尖上大多掛著一作寬的小燕尾旗,微風吹過,旗子便在空中翻滾飛揚,與不斷拂動的羽翎組合在一起,把整個場麵點綴得更加生氣勃勃。柵欄門打開了,靠抽簽決定最先出場的六名勇士緩緩進入了廣場。他們全都穿著光輝奪目的盔甲,騎在馬上穿過場子。勇士們勒緊韁繩,迫使驃悍的戰馬緩步慢行。這隊人一進入比武場,後麵立即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粗野樂聲,演奏的人都隱藏在那裏。這支東方風格的樂隊是從梵雅聖地帶回來的,饒鈸聲和鍾聲的混合,對緩緩走近的勇士,似乎既是表示歡迎,也是表示蔑視。
辛然想起鈴蘭戰士出征時人們誦唱的鄉謠:勇士已化作塵埃,寶劍已鏽成廢鐵,他們的靈魂與古沙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