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墨攻(1 / 2)

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墨者作為一支正義的隊伍,活躍於整個華夏大地,當時,這支隊伍以拯救黎民避免戰爭為己任,在各個國家之間周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墨者的性質也慢慢發生了轉變,從一支正義的隊伍演化成一個殺手集團,不過,當時他們所殺的還都是些罪大惡極之人。秦滅亡以後,墨者似乎一夜之間也隨之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是否還存在這麼一個流派,翻遍秦以後的史書,根本不見他們的蹤影。

一千八百多年過去了,時空停滯在一六零四年,來到了我生活的這個年代,在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我帶著無數不解,悄悄的向城西的破廟靠近,當然,我不是去打探墨者的消息。

夜已深,城門已經關閉,守城的城卒冷哈哈的在篝火前烤著火,我一出現立馬引起他們的警覺。

什麼人,站住?說完,幾根大長矛對準了我。

各位大哥,行行好,小弟出城辦點事,能不能打開城門,讓我出去。

不行,想要出門,等明天早晨再說,現在不能出去,律法有規定,宵禁以後,任何人不得出城,違令者杖罰五十,你是不是皮癢啦。

能不能通融一下,在下真有急事。說完,我從口袋內掏出一錠銀子塞到城卒頭子手裏,笑嘻嘻的說道,天寒地凍的,請哥幾個喝杯水酒。

城卒頭子裝模作樣的推辭一番,用手掂了一下銀子分量,轉過頭對著城門旁邊的一個人喊道,這位公子有知府大人的通行證,開門放行。

城門緩緩打開,我出門後,背後的城門立馬又被關閉了。順著一條崎嶇的小路向前走,道路兩邊長滿了高大的樹木,在昏暗的月色下,顯得十分恐怖。

離那座破廟還有一裏多路,我歎口氣,拭去額頭的汗珠。又走了一會兒,那座廟的輪廊出現在了眼前,四周靜悄悄了,偶爾能聽見幾聲鳥叫。我屏住呼吸,一點一點的向破廟靠近,同時,警惕的看著四周。冥冥之中,感覺這個破廟肯定藏著秘密,紫霞和刀疤珊不會無緣無故的被抓到這兒,進去打探一下,說不定能發現什麼東西。

我腳步很輕,一步一步的邁近,甚至都不敢踩碎腳下的落葉。走到破廟門口,探頭向裏一望,裏麵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仔細聽了聽,沒有任何聲音。我轉身從大門走進去,廟裏十分陰冷,一股腐爛的味道彌漫開來,看的出來,這兒已經荒廢很久了。

掏出打火石,點燃了一個火把,我仔細在廟裏觀察,這個破廟並不是很大,沒走幾步就把整個房間盡收眼底。在房間的正中央,有一個破爛不堪的佛像,下麵的祭台早已列成兩塊,蜘蛛網爬滿了佛像,在靠近佛像的一隅,是一個青色的虎頭。這個虎頭引起了我的注意,一般來說,廟裏供的都是佛,佛家講究個清淨,不太可能在佛像的旁邊放置一些怪獸,那麼這個虎頭無緣無故出現在這兒,似乎有些蹊蹺。

把火把插在一邊,我輕輕的走了過去,抬腿一跳,右手扳住了虎頭,透過不算明亮的火光,我紫霞觀察起來,虎頭的下顎有幾個文字,用篆體寫的,具體是什麼意思我也說不出來,用眼再看,在耳朵部位,有一個凹槽,凹槽內是一塊小小的金屬,很像一個開關的按鈕。禁不住好奇,我輕輕按了一下那塊金屬,突然,令我吃驚的事情發生了。

背後的佛像竟然慢慢向前移動,在脫離佛像底座的時候,轟然倒地。我從虎頭跳下,圍著破爛的佛像轉了一圈,真沒想到,剛才那個金屬按鈕還有這麼一個作用,不過,把佛像移開又能怎麼樣呢,難道佛像的底座有什麼秘密不成。

想到這,我跳上石台,去查看佛像底座。果然,在底座的正中央,有一個凹陷的方形洞口,洞口不是很大,貌似很深的樣子。拿火把靠近洞口,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我伸手去摸,手尖似乎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心裏不由一喜,難道是什麼寶貝不成。幾經周折,廢了好大勁兒,掏出一個木質錦盒。

錦盒雕工精美,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黃花梨的木質,標示著這個盒子價值不菲。輕輕晃動一下,盒子裏似乎有什麼東西,我立馬左右翻查,看看能不能打開這個盒子。研究了半天,毫無所獲,錦盒鎖的死死的,任憑怎麼掰,始終沒有被打開。氣急敗壞,我拿起一個大石頭,對準錦盒使勁一砸,隻聽見哢嚓一聲,錦盒從中間裂成了兩半。我心裏一邊祈禱一邊哆哆嗦嗦的打開錦盒,阿彌陀佛,上天保佑,裏麵一定要藏個寶貝呀。。。

過了半響,從裏麵翻出一塊木牌,看不出材質,隻是感覺有些年頭了,用鼻子一聞,還帶有淡淡的腐朽味。木牌正麵刻著幾篆體字,背麵刻著一個圖騰,用手指敲了敲,還梆梆作響。這是個什麼玩意兒,不會就是塊爛木頭吧,我不禁為自己剛才的衝動而後悔,那麼好看的一個錦盒,就這麼白白毀掉了。

翻來覆去,研究不出個子醜寅卯,我拍了拍木牌,塞進了自己口袋。在廟裏又轉了幾圈,毫無收獲,抽身準備離去。走出廟門,一陣寒風吹過,廟外的樹林被吹的沙沙作響,幾隻黑色的大鳥驚起,在空中逗留片刻又落進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