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發現係統的新規律(1 / 3)

整理好倉庫後,廖凡和二毛又繼續玩了幾把遊戲。

估計第一把將今天的好運用光了,後來的幾局,不是被科技大哥製裁,就是出生地距離療養院太遠。

最後算下來,後來這些局,也就隻落了個不賠不賺。

結束最後一把遊戲後,廖凡便感覺精神有些疲憊。

他跟二毛不一樣,他是親身降臨的。

雖然遊戲隻玩了一個下午,但是他卻感覺過去好幾天。

實在有些頂不住了,廖凡果斷選擇跑路。

離開直播間,廖凡返回了現實世界,照例是一陣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痛。

等到疼痛退下,廖凡先是將20個花瓶17個茶壺全部賣掉,然後神奇的發現,轉換空間裏竟然出現了一整套的青花瓷茶具。

其中有8個茶葉罐,4個小茶杯,1個茶壺。茶葉罐上刻畫著八仙過海,而茶杯上則,描繪著‘福、祿、壽、喜’,至於茶壺,樣子就簡單多了,隻有一條龍盤繞在整個茶壺上。

到現在,廖凡又再次發現了係統的小規律。

好像如果單獨轉換一個茶壺或者花瓶,就隻會單獨出現一個,並且實際價值一直不太穩定;而如果是批量轉換的話,價值會隨著轉換的道具總數慢慢增長,至少不會出現什麼不鏽鋼茶缸啊,玻璃花瓶呀之類的。

最可氣的是,前兩天,廖凡賣古董書竟然轉換出來好幾本練習題冊。

看著那封麵上寫的《五年中考,三年模擬》,廖凡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次估計是因為一次性賣的比較多,畢竟是20個花瓶加17個茶壺,竟然整出來一整套青花瓷茶具,而且看底款好像還是。。。《大明成化年製》。。。好吧,直接整出來一套成化瓷。估計這次能賣到六七位數。

將青花瓷茶具放在床上妥善擺好後,廖凡又將倉庫裏的15本古董書一次性賣出。

看著從轉換空間裏拿出來的15本成冊的古書,廖凡有些愣神。

他現在精通中,英,日,俄,西班牙,阿拉伯六種語言,竟然認不出這本書上寫的字是什麼。

難不成又給他爆出來一個驚人大寶貝?

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廖凡用手機拍下15本書中第一本書的封麵,從網上一搜索,嚇得廖凡差點把手機扔出去。

這好像還真是個了不得的寶貝。

要知道,這套詩集,全世界都不知道原版存在何處,竟然就這麼被係統給弄了出來。

這怕不是要變天呀。

看著桌上的這15本書,輕輕撫摸著書冊的封麵,翻開封皮,感受著羊皮紙特有的質感,廖凡心裏滿是震撼。

這可是《變形記》呀。奧維德的變形記呀。

如果這種層次的東西都能弄得出來,那華國曆史上的像什麼“推背圖”啊,“永樂大典”啊,甚至是四“書”五“經”的原本是不是也都有可能重現人間?

如果說那一整套的青花瓷茶具隻是單純很貴,那這套《變形記》可就是無價之寶了,這又值多少錢?

不對,這個書因為是屬於歐洲那邊的古董,雖然華國現在對於這種歐洲風格的古董也很追崇,但是畢竟不是本土寶物,多少會有些低估,而直接找人出售的話,又不好解釋來曆。

既然如此的話,不如直接以物易物?

好像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中都有不少華國古代的寶貝呀。

嘿嘿嘿,我看你們到時候換還是不換!15本書雖然是一套,但在我這可不是這麼算的,這是不是意味著可以換15件?

對了,還得在香港置辦一處產業,這些東西可不能直接往回帶。

倒不是廖凡沒有愛國心,隻是那些官老爺們的嘴臉,他哪怕隻是個社會最底層的平頭老百姓也是多少有些了解的。

這些年,監守自盜的事兒還少嗎?連故宮博物院裏的東西都有出現在嘉士伯上的時候,這簡直匪夷所思。

瞪著15本古書傻笑了10多分鍾,廖凡才平複下自己內心的激動。

現在最主要的是先把這些書找地方存起來。

放在家裏肯定不安全,看來得去銀行開個保險櫃了。

反正這些東西外行也看不出什麼。

第二天,天剛亮廖凡早早便起床,今天是周日,不知道銀行今天能不能正常辦公。

在小區樓下簡單吃過早飯,廖凡直接從小區門口的報亭了裏買了份早報,還還順路在樓下超市買了兩個活性炭包。

一回到家就直接拿報紙將《變形記》包裹起來,又取出那本希伯來語手抄版的《聖經》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

包好書,廖凡取出好久沒用過的小書包,將書冊和活性炭包放進去,徑直朝著公司附近的中行大樓而去。

原本廖凡以為就他今天穿的這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白體恤加牛仔褲,一開始可能不會得到重視。

結果剛進去,在前台得知自己要租賃保險櫃後,前台小妹立刻十分積極的帶著自己在大廳裏穿梭起來。

想想寫對,這又不是爽文小說,哪有那麼多腦殘上趕著讓主角打臉。

都是成年人,真要是上演一出狗眼看人低,估計都不用廖凡自己動手,銀行的大廳經理就得把她開了。

因為是辦理租賃保險櫃業務,所以幾乎全程都有專門的業務員跟隨,有人引導的好處就是,所有手續辦下來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廖凡就在一間VIP會客室內看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個小保險櫃抽屜。

在見到隨行人員離開房間後,廖凡拿起配套的鑰匙打開小保險櫃,將兩套書冊小心的放進去後又將兩個活性炭包塞進空隙裏,想了想,又將20枚金幣也放了進去。

活性炭包的作用不需要解釋,這個金幣則是塔科夫世界裏的“GP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