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伊拉克之旅(2 / 2)

“伊拉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raq)是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樹岩一邊品嚐飛機上精致的快餐,一邊在電腦上查閱著伊拉克的資料。“在阿拉伯語中,伊拉克一詞意即"血管",兩河流域是一片肥沃的平原,由兩河及其彙合成的阿拉伯河形似水網猶如人體的血管,於是古代阿拉伯人就將這一地區喻稱"伊拉克"。它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北鄰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接敘利亞、約旦,南與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交界,東南瀕波斯灣。國土麵積達44.1839萬平方公裏,首都巴格達(Baghdad)是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全國人口約2400萬。其中73.5%為阿拉伯人,21.6%為庫爾德人,其餘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和伊朗人等。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北部庫爾德地區主要使用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部落講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居民中95%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約占54.5%,其餘為遜尼派),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是實行東方禮儀的基督教,占全國人口3.6%)或猶太教。伊拉克的宗教政治組織有:‘伊拉克聖戰者組織’、‘革命伊斯蘭民族力量陣線’、‘歐萊瑪社團’等。”

“嗬嗬!很複雜啊!有意思!”樹岩陷入沉思……飛機不顧五花八門南腔北調的各種國罵的警告,強行穿越多個國家的領空,飛抵巴格達國際機場。

看著機場跑道附近忙亂如蟻的人群和車輛,聽著機場塔台調度急切的詢問和警告,四人會聚到飛機駕駛室裏。

“頭兒!我們強行降落嗎?”卡爾問斯拉夫。

“難道你們還想來一次機場突圍戰?”未等斯拉夫回答,樹岩麵無表情淡淡地說道。

經過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的一場大戰,包括斯拉夫在內,卡爾和湯姆他們對這個中國小夥子敬佩之極,他說的話簡直就是上帝的旨意一樣,直接忽視了樹岩話中隱含的嘲諷之意,而是以誠懇至極的饑渴的目光請教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斯拉夫問:“胡先生!那你說怎麼辦?難道直接降落在沙漠裏不成?!”不論樹岩怎麼說,斯拉夫就是不肯稱呼他“樹岩”,一直是尊稱“胡先生”,沒辦法樹岩也就隻好隨他了。

“嗬嗬!那就降落在沙漠裏好了!”樹岩一本正經地回答。

“湯姆!選一處平坦無人的沙漠!”在機上另外三個人張大吃驚的嘴還沒合攏的時候,樹岩就開始指揮選取降落的地址了。

飛機飛臨巴格達郊外一處廣闊平坦的沙漠上空,盤旋了幾圈,自認技術高超的卡爾和湯姆也不敢嚐試降落,隻好再盤旋再盤旋……“我來!”樹岩示意卡爾由自己來駕駛,在斯拉夫他們三個疑惑的目光注視下,徑直坐入主駕駛的位置……“係好安全帶!”樹岩將機頭微微翹起,隨意對準一個方向,毫不猶豫地降落下去……“轟……”飛機起落架接觸到起伏不平的沙麵,強烈的震動和顛簸讓人覺得飛機馬上就會散架,斯拉夫他們三個人雖然久經沙場,但是客機在沙漠裏迫降還是想都沒敢想過,盯著飛機舷窗外揚起的漫天黃沙,三人緊張得死死抓著座位的扶手。

“嗬嗬!好啦!鬆開手吧!”樹岩沒有讓他們三個緊張太久,當飛機停穩後,樹岩撥開斯拉夫死抓著自己肩頭的手,笑嘻嘻地走過去推開機艙門……“看沙漠去嘍…………”

樹岩、斯拉夫、卡爾和湯姆四個人在無際的沙漠中跋涉了五個多小時,每個人都弄得沙塵滿身滿臉,卻依然沒有望到沙漠盡頭。下飛機的時候,已經是夕陽斜下,沙漠的酷熱雖然躲過,但是入夜的寒冷現在讓他們四個衣著單薄的人麵臨窘境。樹岩自然是不怕,斯拉夫、卡爾和湯姆則是不斷咒罵,入夜後沙漠裏快速降臨的惡寒,讓這些鐵血漢子也難以忍受,如果再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即使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體質,也感覺吃不消了。

沙漠裏的風寒刺骨,入夜越深,寒冷越重。逆風而行,雙頰如刀割般刺痛,這時你方才明白阿拉伯人寬大長袍的好處,那真是晝夜佳品老少皆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