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姐姐!你見過幹枝梅嗎?”桂麗問。
“我當然見過啊!幹枝梅也叫蠟梅,它先花後葉,花與葉絕不相見,花開之時枝幹枯瘦,故又名幹枝梅。”盡美細細地給桂麗解釋著:“蠟梅之得名,皆因其花開之日多是在瑞雪飛揚的臘月,所以蠟梅俗稱臘梅。欲賞蠟梅,最好是待雪後,象現在這樣踏雪而至,觀雪梅而過野塘,人生一大快事也!嘻嘻!不過,我們現在觀賞的梅花兒,與臘梅學術上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臘梅科。臘梅每株最高僅三米,而我們眼前的梅樹大約每株高達5-10米呢。臘梅的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都與梅花都是不同的。”
盡美越講越興奮,最後居然滔滔不絕地引經據典:“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蠟梅,釋名黃梅花,此物非梅類,因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似蜜蠟,故得此名。花:辛,溫,無毒。解暑生津。’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曆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又因蠟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盡美!你好有學問啊!不愧是美女導師啊!小弟佩服!佩服!小弟對你的敬仰,嘿嘿!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樹岩看桂麗聽得懨懨欲睡,就嬉笑著插言打斷盡美的科普教學。
“嘻嘻!溫姐姐!咱們多采一些梅花兒,回家養著吧!”桂麗愛極了這些花香沁人心脾的多姿多彩的梅花兒,所以她想把這裏花兒帶回家,同時把這裏清香溫馨也帶回家……“好啊!咱們一齊動手!”盡美說著,開始采花……“大色狼!你快來采花兒呀!好花堪折直需折!路邊的野花兒,不采白不采哦!嘻嘻!大色狼!小壞蛋!你快來幫忙啊!”桂麗欲折一根結滿花朵的大枝,卻難以折斷,於是大聲喊樹岩幫忙……滿載著一車的梅花兒和一路歡笑,幾個人向家裏奔去……當樹岩他們的奔馳走遠,那片燦爛茂盛的梅林也消失不見,就像桂麗剛開始發現它的時候一樣突然!
在那裏依舊是一片茫茫的雪野,隻有地上淩亂的腳印,和小動物的爪痕,讓人知道這裏曾經來過人。
過了一會兒,大雪填平覆蓋了那些痕跡,就好像長久沒有翻看的記憶一樣,漸漸變得淡薄……直至淹沒在時空的長河裏,再也尋不到一點影蹤……大老遠的,樹岩就看到小區的門前,一個熟悉的倩影在那裏踏雪孤獨地徘徊……是誰?玉露?!很像!!她來做什麼?
“你們看,那個是不是玉露啊?!”樹岩問桂麗和盡美。
“是她!是玉露大姐!奇怪!”桂麗大聲說。
“她來我們家做什麼呢?!”盡美問自己也問桂麗和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