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而歸的我收起了那份驕傲之心,聽從龐統的建議,一麵堅守會稽城以待援兵,一麵讓朱恒搶占阜陵港,牽製劉備軍。
然而諸葛亮顯然預謀已久,我軍在江東大敗的消息很快傳回荊揚各地,本地住民雖然有些慌亂,倒也還老實,但那些遷入的越人則有不少趁機作亂。所幸龐統之前見我執意要攻打江東,就在後方作了一些安排,將歸降的山越部落首領都嚴密控製起來,並將青壯和婦孺分開,使相當一部分越人不敢妄動。沒有統一指揮和人員補充的山越動亂很快就被平息下去。
諸葛亮雖然打了勝仗,但勝利之後需要處理的事也非常多,山越殘部與劉備軍的聯合本來就不穩固,加上勝利之後,山越部族首領想要恢複山越,重立山越王的想法更加急切,諸葛亮也忙得焦頭爛額。龐統派人煽動加入劉備軍的山越將領鬧事,結果被諸葛亮識破,借機清除掉了山越軍裏的激進份子。
龐統和諸葛亮單就計謀而言,都沒有占到對方的便宜,但是劉備遠在江北,諸葛亮事事獨斷,沒有掣肘,反而我一意孤行損失了幾萬部隊,在局勢上落了下風。
諸葛亮忙著整頓內部,我軍在會稽等待援兵,朱恒占領了阜陵港,讓劉備不敢南下支援江東,江東大戰之後反倒平靜下來。
這時由法正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漢中張魯和西涼馬騰宣布合並,馬騰加入五鬥米教,成為副教尊,兩家合成一個政教合一的地方勢力。一時之間,天下嘩然,就連龐德也對此不滿。合並之後的張魯實力大增,對有意向西發展的孫堅形成了巨大威脅。
這時的袁紹派大軍南渡黃河,占領壽春後,更是令黃河水師的戰船由東萊港出發,沿海而下,經廣陵入長江進駐烏江,再令大將呂布占領合肥城塞,水陸齊進,遙望江南。
孫堅此時麵對袁紹同張魯的雙重壓力,漸漸抵擋不住,陳留被袁紹從濮陽、小沛、虎牢三麵包圍,一旦失去這個支撐點,孫堅隻能敗入西北了,因此孫堅派大都督周瑜親自坐鎮陳留,自己則堅守許昌。
現在劉備的壓力也很大,雖然在江東暫時占了上風,可是自從袁紹占領了壽春之後,江夏和廬江的局勢就緊張起來,劉備同袁紹試探性地打了幾仗,互有勝負。
“主公,劉備使者到。”這一日我正和龐統商量怎麼穩固後方,打破江東僵局,就聽到議事廳外親兵報告道。
我自從敗了那一仗,很是消沉了一些日子,所幸龐統等人一直幫著我主持大局,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也慢慢振作起來——統一天下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受點挫折就失去信心,還不如回現實去好了。
現在江東局勢平穩,劉備派使者來幹什麼?我看了看龐統,笑了笑道:“不知道這次劉備又有什麼事,劉備此次派誰為使?”轉過頭向報告的親兵問道。
親兵恭聲答道:“是諸葛亮。”
“什麼?!”我和龐統幾乎同時驚道,廳內諸將也一臉驚訝。
“快快有請。不,還是我親自去迎接。”我搶過兩步直接走向廳外。包括龐統在內的文武官員麵麵相覷,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重視劉備的軍師諸葛亮。
他們當然不會明白,諸葛亮在後人心中的份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幾乎把諸葛亮形容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物,雖然史書上去諸葛亮的評價不如小說來的高,但是不可否認看小說的比看史書的多太多了,所以諸葛亮在中國老百姓心中絕對是一個神仙級的人物。
候在府門之外的有十幾個人,當先一人負手而立,身長八尺,麵如冠玉,穿文袍披鶴氅,還真有幾分神仙之態,這人定然就是諸葛亮了。
“不知臥龍先生來訪,金旋有失遠迎,還望先生莫怪。”我哈哈一笑,便迎了上去。
諸葛亮沒有料到我親自出迎,微有意外,隨即也笑道:“久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相貌不凡,乃人中龍鳳。”
聰明人也免不了俗,我長得凡不凡,現實裏不好評斷,但是在遊戲裏嘛,還真談不上好看。
“先生這不是取笑我嗎,我這相貌,平凡至極。倒是先生一表人才,智計更是冠絕天下,我可是吃過先生大虧啊。”
諸葛亮見我毫不做作,心中高興,正準備再客氣幾句,正好看到跟上來的龐統。
“士元,多日不見,風采依舊啊。”
龐統也算是個灑脫的人,當初在涪水關下對上劉備三兄弟,他就沒客氣過,現在看到這個與自己齊名,卻又偏偏經常壓過自己一頭的諸葛亮,也隻是笑了笑道:“哪裏哪裏,風采依舊的是孔明,我最近的日子可難過多了。”
諸葛亮看了看我,笑道:“士元得遇明主,能一展所長,難過一點又何足道哉。”
我看二人要真說下去,恐怕幾個時辰也講不完,便在一邊道:“二位就莫要在這裏說難不難過的了,當日最難過的可是我。來來來,臥龍先生,我們進去談。”
有時我自己也很奇怪,攻吳一戰,我軍大敗,我心裏氣憤難當,偏偏又對主謀者諸葛亮沒有一絲恨意,甚至有點慶幸,覺得自己是輸在諸葛亮的手下,輸了也值了。當然這種話不能告訴龐統,否則他非跟我翻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