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平定,劉焉敗亡,我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手下的將官開始多了起來。以前能用的將領就那麼幾個,不管是打仗還是行政,都得用上,就連刑道榮這樣的武夫,當初也被我指派著去指揮屯田,帶著兵揮鋤頭差點沒把他給逼瘋了。
現在阿會喃、孟優等蠻將的加入,使得我軍的步兵作戰能力再次提升。別看這些蠻將五大三粗,打起仗來可不含糊,特別是步兵的奮迅戰法,更是用得純熟無比,這可是步兵係裏的最強戰法,迅速而又整齊劃一的衝擊,可以給予敵兵巨大的傷害。想起當初我和鞏誌同誌用最基本的突破和齊射還頗有成就感的樣子,我就汗顏。
吳懿、傅僉、李嚴、泠苞、雷銅等蜀中武將的加入,更使得我今後不再為無將可用而犯愁了。這些武將雖然都還不能獨擋一麵,但是帶領一支部隊還是綽綽有餘的。還有黃權、王累一幹文臣更保證了以後各地行政的順利實施。當然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被劉焉軍俘虜後關押的孫乾,在龐統的勸說下也願意效忠於我,使得我軍的綜合實力比起入蜀之前又強上了幾倍。
將占領的地方穩定下來之後,我就開始著手恢複各地的農商,並且民心也需要安撫,這些可都是耗錢的活。幸好有了荊南和益南的施政經驗後,也算得上是輕車熟路了。唯一的難題就是江州,幾年的戰亂幾乎把這座原本富庶的城市弄成一座廢城,土地荒蕪,商鋪關門,百姓流失,城牆崩壞,不管是農商還是城防民心,都需要慢慢恢複。
現在隻能先實行移民,將湧入荊南的流民想辦法移入蜀中。荊南自平定之後,就少有戰亂,自然成了一塊樂土,不少中原逃難的百姓都湧入荊南。但是荊南不管怎麼發展,終究是偏僻了些,農商的供給力跟不上,正好就把這些逃難的百生移入人口大減的蜀中。
盜匪一向是戰亂的衍生物,蜀中這塊戰亂之地成了黃巾殘黨的天堂,成都以北的梓潼更是被一大股黃巾黃占據。由於劉焉忙於與劉備交戰,一直無暇北顧,這梓潼城竟然在這股黃巾軍手中呆了三年。現在蜀中之地百廢待興,首先要做的就是掃平境內盜匪,而這梓潼城首當其衝。
正當我整頓部隊,準備從涪水關出兵梓潼時,看似平靜的天下,又發生了天大的變故。
雖然此時曹操還未滅亡,但是聯盟諸勢力已經迫不及待地要瓜分勝利的果實了。
其中最為不滿的是劉備,以盟主之尊,耗兵十數萬,最終隻是勉強收回了新野,特別是在蜀中,與那劉焉拚了幾年,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白白讓我撿去幾座城池,接收了劉焉手下的一幹將領。
然後是袁紹,雖然他在對曹操的戰爭中也算得了不少好處,可是好處誰會嫌少呢?於是以幫忙過陶謙攻打北海為由,要陶謙交出北海一半的領地作為謝禮。
西涼馬騰也心有不甘,數度進攻,也就僅僅得了一個長安城,經過幾次戰亂的長安根本沒有多少的油水。
已經到手的東西,誰還會拱手讓出?劉備以盟主的身份要求孫堅讓出江夏、宛城,兩人談來談去,徹底談崩,同時劉備還向我要求,成都可以不要,江州是非給不可,否則就揮軍直下荊南。這個大耳賊一犯渾,就是諸葛亮也拉不住,怪不得在演義裏會被陸遜火燒連營。
一來二去,孫堅也被弄得惱火了,一麵頻頻向我示好,想要拉攏一個盟友,一麵從許昌出兵,威逼新野。劉備更是怒不可遏,在襄陽集結大軍,形勢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一直就沒動過窩的張魯卻動了,而且一動就是大動作,讓投奔而來的劉焉率三萬大軍占了梓潼,梓潼的黃巾軍根本沒有抵抗便將張魯軍迎入城中;同時手下大將楊任帶兵一萬五千駐守劍閣,張魯本人領三萬人守葭萌關,將北入蜀中的道路徹底封死;然後命大將卞喜駐守陽平關防禦馬騰,手下楊柏帶領七萬大軍迅速東進占領西城,兵鋒直指新野。
張魯這一係列動作雖然並未與任何勢力宣戰,卻是動用了十多萬的兵力,並且一下子就直接將兵力插進到各路諸侯最敏感的兩個地區,成為這兩個地區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張魯這一動,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孫堅再也不顧劉備的盟主身份,先發製人,一舉占領新野。劉備軍立即作出反應,襄陽大軍順水而下,進擊江夏,並在湖陽港集結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