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虛則實之(1 / 3)

龐統讓人將事先準備好的沙盤抬了上來。這沙盤現在被我剽竊之後成為我的獨家“創舉”,一經使用就大獲好評,龐統更是稱讚不已,搞得我臉紅了幾次。幸好盜版現實中的諸多方法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我的臉皮也逐漸加厚,相信不久就能做到麵不改色心不跳了。

龐統指著沙盤道:“這裏是交趾,這裏是建寧,這兩城之間全是密林大山,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路,全是山路小道。上次劉焉襲我交趾依靠密林掩護,讓我軍毫無察覺,但山路難行,又不了解我交州地形,僅派遣了一萬部隊前來。這次我軍七萬大軍進攻建寧,也可依靠兩城間的複雜地形,出其不意,給敵致命一擊。”

我看了看沙盤,迷惑道:“此次襲取交趾,法正等人逃回建寧,建寧太守鄧賢必有防備。建寧城下偏偏有一塊平原,毫無遮攔,想要攻城就得經過此地,無論我軍如何隱藏形跡,最終還是會讓鄧賢有所防備。想要出其不意,實在是難啊。”

龐統笑道:“主公勿憂。這鄧賢有勇無謀,乃是莽撞之輩,偏又自負得緊。法正逃到建寧,必然會將我軍在交趾的虛實告知鄧賢。鄧賢一旦知道我軍隻有兩三萬人,山越又在攻我桂陽,定然認為我軍分不出太多部隊。建寧城中有四萬大軍,那鄧賢不會坐守建寧,隻要我略施小計,他就會出城迎擊。”

說道右手一指沙盤中間一處道:“此地名為宛溫,乃是攻打建寧的必經之路。一出宛溫,便是建寧城下平原。我軍距建寧路遠,不可能一舉進攻,必然要建一座城塞作為糧草中繼站,這宛溫絕對是最佳選擇。”

我略一沉吟,仍是不解道:“宛溫地形雖好,但是隻要敵軍探知我軍動向,隻需半日,便可出建寧城,通過這片平原地帶直襲我軍,想要一麵禦敵,一麵建城塞,恐怕不太容易。如果軍師是要以此誘敵出戰,打起來也是一場硬仗。”

“主公所言隻說中一半。宛溫利於建立城塞,那鄧賢是肯定知道的,就算不知道法正也會提醒他。所以鄧賢對宛溫必然是嚴加防範。我軍出兵宛溫建城,隻能達到誘敵出城的目的,卻不能出其不意。現在敵軍並不知我軍人數,正好就此作點文章。”龐統對我能說中一半,心裏已經比較滿意了,畢竟我若能全部說中,他這軍師也就不用當了。

為了解答我的疑惑,龐統又一指,卻是建寧城東北一片樹林,雖然地勢較其他地方稍微平緩,但仍不利於行軍作戰,龐統從沙盤劃了一條線,從交趾一直到那片樹林:“此地名為朱提,由朱提北上乃是江州地界,是建寧到江州的必經之路,所以地勢稍緩,有利於小股部隊行軍作戰。我軍可派一部隊大張旗鼓,進入朱提,同時派部隊潛入宛溫建城。”

我卻搞得似明非明,問道:“虛張聲勢?讓鄧賢誤以為我軍北上江州支援劉備,然後趁機建城?”

龐統卻搖搖頭,道:“不是虛張聲勢,我準備讓魏將軍率領兩萬大軍進入朱提,黃老將軍帶領兩萬人潛往宛溫建城。建城之軍雖是偷偷潛行,但那鄧賢嚴密防備宛溫一帶,必然會發現,這時朱提之兵再大張旗鼓,若主公是鄧賢,會怎樣想?”

我頓時明白過來,道:“我既知交趾之兵不過兩三萬,此時宛溫已有兩萬,那朱提之兵定然沒有那麼多,隻是虛張聲勢,是支虛兵,不過是要誘敵而已。而宛溫之兵才是實兵,我不必管那朱提之兵,隻要帶兵全力殺向宛溫,一舉破敵,便大事定矣。”

龐統點頭道:“主公所言不差,那鄧賢必不會放過此等機會,我軍要在宛溫建城,他是絕對不能坐視的。隻是建寧法正一向機智多謀,這朱提之兵萬一被識破為實兵,就不太妙,所以還得想想辦法,將此計弄得再完善一點。”

我想了想,記得在現實裏中東戰場上曾經有過類似的戰例,稍作修改,不知行不行,便對龐統道:“這朱提之兵我們可以分批前往朱提。大軍接近宛溫之時停駐下來,分出三千人大張旗鼓前往朱提,之後讓一千人偷偷回到大軍駐地,卻又故意經宛溫讓鄧賢發現,然後再讓這一千人合著大軍的兩千人又大張旗鼓前往朱提。如此反複,每次都大搖大擺去送去三千人,卻故意讓鄧賢發現我軍部隊又潛了回來,這樣鄧賢必以為我軍在布置疑兵,看似源源不斷地有軍隊進入朱提,卻始終不過把幾千人來來回回地派來派去而已。就算法正有疑,也不可能親自前往宛溫來數人數吧。”

“主公妙計!”龐統一拍手,大聲讚道,“如此一來,何愁鄧賢不上當。隻要我們加派探子,加緊在宛溫一帶活動,鄧賢必定將注意力集中到宛溫,這樣我軍的一係列動作,都可以讓鄧賢看個‘明明白白’,建寧城必是我軍囊中之物。”